萝芙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掖,西北偏北,一座被低估的小江南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m/

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

不来到张掖,不知甘肃有多美

静卧在逶迤巍峨的祁连山下

享受着雪域冰川流水的千年沃养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咽喉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这里古称“甘州”

“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

张掖湿地公园芦水湾摄影/石耀臣

张掖

一个集冰川、雪山、森林、雪原、

沙漠、戈壁、绿洲、湿地的宝藏之城

这座大西北低调的城市

却有着甘肃最独特的人文风情

草原上有雪山,碧水旁有沙漠

张掖,既有金戈铁马,大漠豪情

又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既有江南风韵,又有塞上风情

河西走廊上商骆互易

最魅力卓绝的繁华之都

张掖,这座千年前大西北最为恢宏的城市

在历史流转,沧桑巨变中

渐渐归于淡然,逐渐低调

如今,这座沉寂已久的城市

却因绚烂的七彩丹霞而重新出圈

千年前,“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千年后,这里伸展双臂,开放奋进

西北偏北,她是被人们低估的边塞小江南

家底雄厚,历史璀璨

很少有城市像甘肃张掖一样,一诞生就肩负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享受着祁连山水源的涵养沃育,让旱涩的土地有了生命繁衍的基础条件。水草丰美,甘泉遍布,湿地丰沃,这里成为了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生活的天堂,是历来各方势力争夺的百宝之地。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足以说明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张掖,如两千年前汉武帝设“河西四郡”时赋予她名字的那一刻起,便履行着“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时代使命。

张掖,镌刻着古丝路繁华的盛景。在汉匈战争中,张掖的重要性在于地理位置,张掖扁都口坐落在祁连山中部山口,这里能够有力阻断匈奴与羌的联系,从而成为扼守蒙古与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掖,也就没有河西走廊的恢宏故事。

置郡后的张掖,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根植于优渥的水草优势,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丝绸西去,佛教东传。”这里,在东西互通有无的璀璨中成为一片难得的净土,成为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融的世外之地,孕育出熠熠生辉的人文史。西汉末年,“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

西魏时期,张掖改称“甘州”,更多了一丝水土宜人的安定意味,甘肃的“甘”于这里开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胜”。公元年,隋炀帝在焉支山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万国博览会”,接见西域27国使臣,欢度六天六夜的故事回萦耳畔。

居于历代以来得天独厚的*事战略地位,唐朝诗人陈子昂曾言“河西之命,今并悬于甘州矣”。元朝行省制度,集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行省,“甘肃”省名自此而来,而甘州(张掖)正是当时的甘肃省会,足以见得它卓越的历史地位。

丝路明珠,塞上江南

“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西北偏北,坐拥祁连山、黑河两大湿地优势,千年孕育,这里成就出一幅雄浑壮阔,又清新脱俗的立体画卷。地处边塞,这里是戈壁大漠怀抱中最娇美细腻的一方天境绿洲,除了海洋,这里拥有最多元的风景。

如果说纯澈的河流甘泉,碧波万顷的绿洲湿地是张掖的最娇柔的美色,那么丹霞、雪山草原、戈壁沙漠、峡谷等则熔铸成为了张掖最为豪迈的性格。从暮春到初秋,连绵的草场、成片的小麦、油菜花交错着,铺展着,极目远眺,满山坡青松翠柏的森林,间或有山体裸露的肌肤,那是祁连山的赤诚,也是它的柔情。

润泉湖湿地公园摄影/拉奥孔

摄影/

VCG

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让七彩丹霞成功出圈,“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她是散落人间的绚彩霓虹;戈壁大漠上演绎着长河落日的唯美记忆;巍峨绵亘的祁连雪山与大草原延伸到天际;神圣纯净的七一冰川静卧祁连山深处守望;气势恢宏的平山湖、黑河大峡谷成就出大西北最卓然的豪迈风骨。

马营河大峡谷摄影/吴玮

恢宏浩瀚的山丹*马场,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历两千一百多年而存,循着“第一任场长”——霍去病开疆扩土的拼搏精神,这里骏马奔驰,苍莽峻毅。

山丹*马场摄影/陈旻

融合互通,文化多元

厚重的历史积淀,多民族融合聚居,历代统治者的加持,铸就了这里最多元丰厚的文化,早在年,张掖就成为了全国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今,这里遗存着诸多历史盛迹,饱含风霜的模样仿佛一秒就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繁华悠远的古刹。

这里依稀留存着张骞、玄奘、霍去病所镌刻的文化气息。张掖的地标钟鼓楼的四面,各自悬挂的牌匾,分别是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积雪;北:居延古牧。四方迥异的风景,让张掖成为交流与融合的温床。

俯瞰钟鼓楼图/视觉中国

佛教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花,千年以来熠熠生辉。马蹄寺峰奇洞异,千佛洞、金塔寺、普光寺窟龛林立,玲珑多姿。作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大佛寺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卧佛像长34.5米,成为亚洲现存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

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就了著名的词牌、曲牌名《八声甘州》。黑水国汉墓群、明海古城遗址、西来寺、大土塔、骆驼城……穿梭在古迹间,聆听驼铃声声,触摸悠悠岁月沧桑,冰川遗迹与丹霞的碰撞,天马饮水与珍希壁画的交汇,这一场跨越历史千年的对话,就在一触之间。

万寿寺木塔图/图虫·创意

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况下,却在一方秘境,演绎着少数民族醇厚的民俗风情,肃南县裕固族仍保留着草原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的传统文化,毡房内美食飘香,草原上歌舞相伴,非遗魅力无限,博物馆内历史灿烂。

这里也是红色沃土,张掖境内有较高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46处,是红西路*征战河西的主战场,也是路易·艾黎发起工合运动、创建培黎学校的主阵地。

臂掖未合,农牧兼收

张掖,从未合上她的双臂。河西素有“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的名号,故有“凉州不凉米粮川,甘州不干水湖滩。”的歌谣。相比于“米粮川”,“水湖滩”似乎更能表现膏腴之地的质感。

“金张掖”,何为金?商贸繁荣,交通要塞是金;甘泉遍布,鱼米之乡是金;资源多元,铁矿通达是金;农牧交融,美食琳琅似锦。“金张掖”,金色既代表着它的多元的经贸发展,是它丰收的农田所实际呈现出来的色彩,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民族交融的丰厚底色。

“金张掖”图/视觉中国

张掖的货运油罐车图/视觉中国

张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千年前她是丝路重镇,商贸繁荣,千年后,张掖乘时代东风阔步奋进,作为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凭借优渥的自然条件和不断拔升的技术优势,玉米产业已为张掖带动农业产值增效的一剂良药。

山丹马场农田图片/

VCG

迅速发展的设施农业,张掖还成为河西走廊上最大的蔬菜水果产地。强烈的日照以及西北的大风,不仅为瓜果带来独特的风味,也带来了光能、风能。

甘州区光伏发电场图/

VCG

每年金秋时节,秋风绻染上百万亩的田野,叠翠流金,金穗飘香,美食上桌,唇齿留香。炒拨拉、炒炮、粉蒸羊肉、铁板煎血肠还有裕固族的孜热(脂裹肝)……张掖人,爱吃羊肉,也嗜面如命,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美食上有了得天独厚的地位。

民勤烤羊腿摄影/WR.LILI

一条路,成就张掖的古往今来

一座山,铸就张掖的蕃屏轮廓

既有农耕民族的安逸醇厚

也有游牧民族的豪爽热情

张掖,这座不大的城市

在开放与融合中不断变迁

张开双臂,开放奋进

西北偏北,她是被人们低估的边塞小江南

来源:微游甘肃

编辑:陆泊涵

审核:屈正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