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780766.html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7373.html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296.html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年届五十的徐霞客却“知天命”而“不认命”。他说:“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于是,从明崇祯九年(公元年)九月至崇祯十三年(公元年)六月,也就是其51岁至55岁期间,他进行了一生中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旅游,被称为“万里遐征”。其中,他在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停留日久、所记甚详,撰有《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
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在广西,他逗留桂林一月有余,畅游漓江山水,考察阳朔溶洞。在贵州,他登白云山寻觅建文遗踪,顺白水河欣赏*果树瀑布奇景,探访青岩古镇、盘州古城,领略多民族融合风情。在云南,他环游滇池,泛舟茈碧湖,盘桓丽江,久驻鸡足山,结识了何鸣凤、木增等旅途至交。
这也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在南宁崇善寺,一路相伴的静闻和尚病逝,他“带骸多阻,余心忡忡”。在贵州麻哈州,狠毒的担夫用凳子砸伤了他的脚,还偷走了他的路费,他“徒有怅怅而已”。在大理鸡足山,仆人顾行卷款潜逃,他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哀叹“离乡三载,一主一仆,形影相依,一旦弃余于万里之外,何其忍也”……
山一程,水一程。悲一程,喜一程。一程又一程,徐霞客没有放弃,终于走完了“万里遐征”,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礼物。此行,他考察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和六大江河,攀上了地理科学的高峰。而其《徐霞客游记》,更被誉为“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引无数人击节叹赏,一读再读。
伟哉,徐霞客!壮哉,徐霞客!从此,愿带一本《徐霞客游记》,万水千山,与你走遍。
桂林与我太有缘
文邓敏敏
徐霞客早年即对广西桂林心向往之,曾言“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明崇祯十年(公元年)闰四月,他终于抵达桂林府,在当地盘桓游览近一个半月。其间,他畅游漓江山水,遍访虞山、伏波山、象鼻山、狮子岩,两探七星岩、三上雉山,考察阳朔附近的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白鹤山等。在《粤西游日记》中,他详细记载了桂林山水风光,盛赞其为“碧莲玉笋世界”,兼及当地衙署街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生动展现了明末桂林的城市生活图景。
桂林与我太有缘,过去的时光里,我有很多重要的时刻都与这座城市有关。
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因为小学课本中那篇题为《桂林山水》的散文,很多很多年后,才知道这句诗实则出自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但是,没关系,“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像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直到现在,依然吸引着无数南来北往的游客。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省旅游就是冲着这句诗去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小叔叔当年在桂林当兵。具体时间记不住了,只记得我还在上小学,有一年暑假,我爸和我妈带着我、堂哥、表姐等人,浩浩荡荡前往桂林,挺大一家子都挤在叔叔的宿舍。现在还记得宿舍是平房,屋外有一棵在孩子眼里很是巨大的树,我们的午饭总是在树荫下摆开。如今,几十年前的阳光依然穿过浓密的树荫投射到饭桌上,在我的回忆里闪闪发光。那一年,在小叔叔的耐心带领下,我们几乎玩遍了桂林的知名景点,直到现在,印象深刻的还有漓江游船上的炸螃蟹、象鼻山的倒影、阳朔的大榕树,以及芦笛岩的溶洞美景。
年,一首《我想去桂林》红遍大江南北,从那之后的好几年,谁不会哼几句“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不排除有这首歌的暗示,总之,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两个“有时间却没有钱”的人,再次趁着暑假结伴前往桂林。这一次,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好朋友结伴跨省旅游,有一种长大成人的兴奋。那一年,小学时一起去过桂林的表姐正在桂林实习,小叔叔也已经退伍,在桂林承包了酒店。我和好友两人就住在小叔叔的酒店,在桂林大大小小的米粉店、卤菜店留下了我俩的身影。那次旅行,至今印象深刻的依然有漓江,以及桂林的美食。
第三次去桂林,已经参加工作了。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要从桂林出发去越南下龙湾。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乘坐旅游专列,也是第一次出境。那一年,审美终于从跟着“逛吃逛吃”、感叹“好美好美”中脱离出来,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打量这座城市,感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实至名归。那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这样一座声名在外的旅游城市里生活有多么幸福,推开门,满目青山绿水和身畔人间烟火缠绵缱绻,勾人流连。
第四次去桂林,算是结婚旅行。那时候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选择一座去过好几次的城市,潜意识里大抵是想把藏在心底的美丽城市介绍给他,以及他的家人。这次队伍更庞大,我的家人、他的家人又一起浩浩荡荡奔赴桂林,依然是小叔叔和也已留在桂林安居乐业的表姐热情接待我们。那一年,除了曾经去过的经典景点,我们还看了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夜游了“两江四湖”。“两江四湖”最早形成于北宋年间,当时榕湖、杉湖、桂湖水系发达,乘一叶扁舟游览,兴盛一时。年复航至今的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几乎涵盖了桂林大多数景点,景区沿岸亭台楼阁、文物古迹众多,到了晚上,尤其流光溢彩。游览“两江四湖”可以选择乘船或者沿河步行,已经成为桂林旅游的必玩项目。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又去过桂林至少四次,每次听到去桂林都没有犹豫。因为过于熟悉,很长时间对于桂林的美已经有点熟视无睹,直到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也就是每年的5月19日。因此,也零零星星了解到徐霞客和桂林的缘分。明崇祯十年(公元年)闰四月初八,正值梅雨季节,徐霞客从湖南永州府东安县入广西桂林府全州县,开始了其在桂林府一个多月的游览,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桂林的山山水水及见闻。
翻阅几乎占据《徐霞客游记》三分之一的《粤西游日记》,跟着这位“千古奇人”的足迹,看一看“此江行之最胜者”漓江,再看他描写的象鼻山:“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
字里行间,这些年来去桂林的几番印象层层叠叠,如墨染翻涌,晕染成徐霞客眼里“出水青莲,亭亭直上”的桂林。确实,桂林的山是如此之多,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在城市里一座接着一座,就像池塘里朵朵盛开的莲花,亭亭玉立。散落在市区周围的山就更多了,有时候走在林荫路上,偶然间一座巍峨的大山就出现了,甚至有的地方还会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观。
桂林很美,阳朔更美。徐霞客眼中的阳朔,“县之四围,攒作碧莲玉笋世界矣”。是的,阳朔的山大片大片,连绵不绝。现在去阳朔,我们大多也如徐霞客一般选择乘船游江前往,山水山水,少一种都没有那种韵味。
我去过那么多次桂林,也见过各种各样的漓江。晴天或者下雨,漓江都有不同的美。只要不下大雨,漓江水就很清澈,几乎都能一眼见底。虽然有山有水的景观,现在很多旅游城市都能看到,但是漓江的山水,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去看一次。我第一次看山画形就是在漓江,去过的人,谁没有在漓江找过20元人民币上的桂林山水?谁不曾数过漓江山壁上的马是否有九匹?就连徐霞客都曾这样描述过“九马画山”:“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为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质*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九头,山之名‘画’,以色非以形也。”
我与桂林,有缘。而我与桂林的羁绊,并不仅限于几次的探寻。那里有我的亲人,我每次去都如同回家,每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记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再次前往。
相信下一次遇见,将是我和徐霞客的缘分,我想重新走一走他踏遍的桂林,再看一看他笔下的桂林,一定是不同的光景。
游大明山
文瞿光唐
明崇祯十年(公元年)十二月,徐霞客离开南宁,北出昆仑关,途经南丹卫治三里城(在今上林县境),过大明山。《粤西游日记》载:“又北行四里,抵北小山下,有水从山下漱南麓而东,架桥渡之。遂穿山腋而北,于是北行陂陀间,西望双峰峻极,氤氲云表者,大明山也。其山在北斗山西北,为上林、武缘分界。”
大明山亦称大鸣山,分布于广西南宁武鸣区及上林、马山、宾阳三县,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大明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2公里,宽18公里,主峰龙头山海拔米。
年前,徐霞客途经上林,曾远望大明山。其是否登上大明山,《徐霞客游记》中没有记载,但“双峰俊极,氤氲云表”之句,道出了大明山的山势雄奇、风光无限。
如今,大明山景区内全部为盘山公路,长达数十公里,各景点相距较远,须自驾或乘坐景区旅游中巴。
乘车抵达云龙佛光景点。倘若风和日丽,在观景廊对面,可见由高到低的莽莽山梁,似大明山强劲的龙体。而观景台左上方的山脊“云龙峰”,恰似云中舞动的龙脊。其神妙之处,在龙脊上方。祥云入境之时,阳光西斜之际,常有“佛光”乍现,福映霓彩。幸运的观者若此时恰好面向霓彩背向太阳,光环中会映现自己的身影,影随人动,奇妙无比。
下车,继续前行至大峡谷。大峡谷长8公里,深百丈,两岸悬崖绝壁,石柱奇峰,丛林密布,气势恢宏。雾散天晴,白云缭绕谷底,缥缈谷中,变化无穷。巍巍群峰,犹如悬浮于空中,美不胜收。
又前行5公里,到达天坪服务区,游客纷纷下车吃中饭。野韭菜、当归叶、甜玉米等,外加鱼肉荤腥,倒也别有风味。中餐后,有景区班车去往天书草坪、骆越王庙等景点。路过北回归线标志,下车。
北回归线所经,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形成“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广西、广东等地时,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雨量充沛,林木繁茂,郁郁葱葱,被誉为“神奇的回归绿带”。大明山景区以“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而著称,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峰谷地形复杂多样,著名影片《神女峰的迷雾》《石达开》等就曾在此取景。
骆越王庙建在飞鹰峰上,香火颇旺。庙旁是剑江大峡谷。河谷对面的石壁上,有骆越古国王的头像。据考证,早在商周时代,武鸣区马头镇一带就是古骆越方国的所在地。传说骆越国王常到此处朝拜“龙母”,因而留下了石壁上的身影。
骆越是先秦壮侗语系民族在岭南建立的古国,其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红河流域,其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大明山南麓。
原路返回时,顺道观看龙尾飞瀑。其在大明山条飞瀑中位居第一,起伏多米。飞瀑从悬崖绝壁倾泻而下,气势磅礴。丰水季节,轰隆声远传数里。顺着悬崖上的步道盘旋而下,透过树杈树叶,瀑布若隐若现。才3周岁的孩子走不动,几个人轮流抱,一个个气喘吁吁。下到底部,但闻水流轰鸣,水花四溅。小家伙手舞足蹈,恨不得下到水里玩耍个痛快。
大明山景区景点众多,还有我们尚未涉足的,留待来日。
南鄙要害
文顾丽红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四月十四,徐霞客抵达贵州贵阳青岩,时名“青崖”。他在《黔游日记》中写道:“度桥而南,半里,入青崖城之北门。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是日晴霁竟日,夜月复皎。”“青崖屯属贵州前卫,而地则广顺州所辖……有溪自西北老龙脊发源,环城北东流南转。是贵省南鄙要害,今添设总兵驻扎其内。”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南郊,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中,称其为“贵省南鄙要害”。
当我站在青岩古镇前的古驿道上,越过一湖清荷,遥望那高高的城墙和在山的翠绿中逶迤远去的“小长城”,我的胸中突然涌出一股浩大的气流。看惯了江南小桥流水、精致玲珑的古镇,就这么一眼,我就被眼前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完全不同画风的古镇所震撼。
穿过定广门古城墙,踏上古街,满眼都是青石的世界。青石的街面光滑可鉴,青石的屋墙古意斑驳,青石的小巷幽然延展,随处可见的青石石碑、石柱、石墩,仿佛都在轻轻述说着古镇的历史。那一串串青藤、一丛丛野花、一棵棵小草从石缝内漫出,漫成一幅透着沧桑的画。我知道,这就是青岩古镇名字的由来。青岩人就地取材,在半山腰上,用青色的岩石,筑成了这样一座坚实牢固的石头镇。
小镇的街道随着山势起伏时而向上,时而向下。那一条条幽深的小巷,也因着山的坡度在绿意中延伸,让人只见巷口不见巷尾。街道很宽敞,街边的房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那宽宽的双重青瓦屋檐,如同一个明眸善睐的山中少女,正轻舒着如黛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睫,招呼着街头来来往往的客人。这是青岩人的智慧,既美观,又有遮风挡雨的功效。
凡是有魅力的地方,都有大批游人,青岩也一样。但是,当我在青石古街上走着看着,游人的嘈杂却似在远山之外。耳畔,仿佛有一阵阵透着历史况味的风悠悠穿过,那风中,有马蹄的达达声和旌旗的猎猎声从古城墙上传来。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巩固西南要塞,征调两江几十万大*迁入贵州,依山傍水,屯兵筑寨,史称“屯堡”。青岩,便是其中之一。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些汉*将士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完全融合。他们亦兵亦民,战争来时,便英勇而战,太平年间,便耕作经商。
著名的状元府在一条狭窄的小巷内。清光绪年间,青岩人赵以炯进京应试壬科进士落榜后,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发奋,终于高中状元,留下一段佳话。小巷不起眼,想象中高大威武的状元府大门也同样低调、朴实。小小的古朴门楣,小小的一副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有了这副对联,状元府的书香气息便浓郁了起来。穿过门廊,是一座两进院落的四合院,据说有多年历史了。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保存得相当完好。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的残迹。同江南古镇明清时期大户人家气宇轩昂的府邸相比,这座清代建筑显得简约、内敛、恬淡、朴实,唯一显眼的是整排的木窗。木窗上雕刻的都是相同的冰裂纹,寓意十年寒窗,一朝腾达。
在古镇蜿蜒起伏的街巷里行走,可以尽情体味不同文化的韵味。比如,在迎祥寺、慈云寺的暮鼓晨钟中倾听心灵的独白,在万寿宫的雕栏画栋中感受道家文化的精髓,在教堂的虔诚庄严中领略异域风情,在青石街巷中寻访古早的生活气息。当然,你也可以在满街香气中品尝令人馋涎欲滴的特色美食鸡辣角、卤猪蹄、洋芋饼、糍粑稀饭……我边吃边游,因为味美,眼前的一切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不知当年,徐霞客是否也被这些美食吸引,而在某个小店歇下,温上一杯酒,细细品咂舌尖上的美味和门外的美景?
建文遗踪
文秦延安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四月十五,徐霞客离开青岩古镇后,绕道广顺州(今长顺县)游白云山。在《黔游日记》中,他描写了白云山“幽旷交擅”的自然风光,记录了大量与明建文帝有关的古迹和传说,还留下了山中的猿猴、蘑菇等相关记载。“白云山中有玄色、白色诸猿,每六六成行,轮朝寺下。据僧言如此。余早晚止闻其声。又有菌甚美,大者出龙潭后深箐仆木间,玉质花腴,盘朵径尺,即‘天花菜’也。又有小者名‘八担柴’,土人呼为‘茅枣’,云南甚多。”
贵州山多,多得就像河里的鱼一样数不清,又像大海的波涛般卷向天边。这层峦叠嶂,包裹着城市、村庄,也裹挟着河流、田野,让人的思绪就像空中的云一样,总想去远方看看。也许多年前,51岁的徐霞客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贵州的。
白云山位于长顺县广顺镇东20公里,相传明建文帝朱允炆曾落脚于此。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在位时间仅4年。后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史称“靖难之变”。建文皇帝被逼逃走,下落不明。有传说他逃到西南为僧,至今云南、贵州、广西的很多地方都有他曾到过的传说,白云山的相关传说尤多。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春,徐霞客游览白云山,寻访建文帝遗踪。《黔游日记》载:“白云山初名螺拥山,以建文君望白云而登,为开山之祖,遂以‘白云’名之。《一统志》有螺拥之名,谓山形如螺拥,而不载建文遗迹,时犹讳言之也。土人讹其名为罗勇,今山下有罗勇寨。土人居罗勇,而不知其为螺拥;土人知白云山,而不知即螺拥山。僻地无征,沧桑转盼如此!”
循着徐霞客的足迹,我们来到白云山下。抬头仰望,只见山势陡峭,几幢建筑隐逸在丛林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穿过高大的牌坊,便是多级台阶,我们攀爬得十分辛苦。世间物事,越是艰辛,越让人想战胜。爬上石阶便是白云寺,山门前有两棵巨杉,相传为建文帝所植。这两棵杉树,徐霞客当年也曾亲见。《黔游日记》载:“有巨杉二株,夹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如今,它们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有力。树上鸟声不断,树下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地人称“对杉宿灵”。
树后便是高耸的山门,门上有“白云寺”3个金色大字。穿过山门,右侧崖壁便是“东来西壁”。壁下有石塔,壁上为照壁,半檐腾空飞架,颇为壮观。
在旧址上复建的白云寺,依山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寺中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在潜龙佛殿前,我找到了“跪勺泉”。《黔游日记》载:“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楹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双金鲤出没云。”如今,跪勺泉已经被镶入基石,形成跪井,泉水清澈如初。井旁有水瓢,取水而饮,但觉清冽甘甜。
沿潜龙佛殿左行不远,只见山石间有一水潭,十分耀眼,这就是紫荆潭。摇曳芳香的紫荆树已不知去向,只留莲翘曲立潭边。水潭不大,四季不竭。一座石板小桥飞跨而过,有了几分江南园林的情趣。传说这里曾是建文帝洗浴的地方。
过紫荆潭,沿着石径缓步前行,路旁古木参天。转过一个弯,只见路边陡壁的石缝中插满了大小不一的木棍。据说当年建文帝累了的时候,就到这里用棍子撑一下腰部,疲惫自然解除。后来,人们纷纷效仿,石缝里被塞满了木棍,此处也得名“撑腰岩”。
沿石阶而上,便是相传建文帝曾住过的“潜龙阁”,阁左侧是深五六米的“天子洞”。这本是天然的喀斯特洞穴,但因为建文帝的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洞中空无一物,只有一巨石平卧,传说建文帝曾在此下榻。从石床右端上行出洞,便到山顶。远望山海茫茫,近看树木葱郁,一切都仿若浮云。所以此处叫“白云盖顶”,洞口叫作“望天洞”,传为建文帝遥望京城思乡之处。
越过白云山顶,山后出现一片开阔平地。据说当年“靖难之变”中,南京的一批僧人跟随建文帝逃难至此,结庐而居,故曰“南京坪”。坪内有一组奇异的石头,用石击之,能发出钟鼓之声,称为“石钟石鼓”。相传这里是建文帝骑马习武之地,拴马处有一“马咆井”,即建文帝坐骑前蹄踩踏而成。白云山下有“思京村”,山上有“南京坪”,让建文帝隐居于此的传说显得更加可信。
时间像一把无情的刀,尘封的岁月已经淹没历史的道路,建文帝的传奇人生、徐霞客的存世文字,让白云山变得神秘莫测。我想,人们络绎不绝来此,拜访的不仅是白云山,也是心中的那一座山。
万练飞空
文缪士毅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四月二十三,徐霞客游览了贵州白水河瀑布,即今*果树瀑布。他在《黔游日记》中盛赞*果树瀑布的雄厉阔大:“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年前,徐霞客沿着白水河游历了*果树瀑布,并对其做了精彩描述:“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不久前的贵州之行,我跟随徐霞客的足迹来到安顺,领略了*果树瀑布的壮美。
瀑布在贵州并不少见,或雄浑,或秀丽,或壮美,千姿百态,风采各具。在贵州的众多瀑布中,以*果树瀑布最为著名。其高77.8米,宽米,是喀斯特地貌中罕见的巨型瀑布。
未见其瀑,先闻其声。沿着通往*果树瀑布景区的步道前行,瀑布“先声夺人”,迎面而来,似乎有乐队在不远处的山间弹奏,发出激昂动听的乐声。距瀑布越来越近,耳边的响声也随之变化,宛如由低音、中音渐渐变为高音,由低吟轻唱转为引吭高歌。而当来到瀑布旁时,那声响更如万马奔腾,轰轰不绝,又若霆震四击,山鸣谷应。
都说*果树瀑布可从前、后、左、右、上、下等多个角度观赏,身临其境,果真如此。从瀑布前方左侧的山道慢步上行,透过步道旁的树丛观看,但觉那瀑布就像一块巨大白绢在碧树间时隐时现,妙趣横生。伫立对岸纵目眺望,见那瀑布从悬崖之巅飞泻而下,似银河堕流,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站在瀑布右前方的谷底仰视,则水流如注,云垂烟接,万练倒悬,叹为观止。最绝妙的,还要数在瀑布背后的水帘洞观瀑,那真可谓天造地设,独具魅力。水帘洞就躲在飞流直下的瀑布背面,长达余米,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和3股洞泉。穿梭水帘洞,从洞窗欣赏瀑布,别有一番意境。听!那瀑布声若响鼓,如雷贯耳,回荡不觉。瞧!那瀑布水从天落,似银河倾泻,捣珠崩玉。站在洞窗口,“水挂珠帘”的景象伸手可及,仿佛崩玉碎银坠入手中。瀑布溅在崖壁上,扬起阵阵水雾,随风飘入洞中,扑面而来,寒气逼人。
*果树瀑布的水流或撞击崖壁,溅珠碎玉,水花四溅;或倾入瀑下犀牛潭中,水珠轻扬,激起棉花般的水雾,随风飘荡。从观景台眺望瀑布,忽见阳光透过水雾,化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横卧于瀑布下面的碧潭之上、山谷之间,霞光遍地。人行虹移,美不胜收。此情此景,恰应了*果树景区牌坊上的那副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盘州洞天
文卓美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四月末五月初,徐霞客在贵州盘州游览了碧云洞、丹霞山等名胜。《黔游日记》载:“遂下,则洞门北向迎溪,前有巨石坊,题曰‘碧云洞天’,始知是洞之名碧云也。土人以此为水洞,以其上有佛者为干洞。”“州南三十里有丹霞山。其山当丛峰之上,更起尖峰卓立于中。”
盘州古城站在时光深处,寂寞地站在那里。一群鸽子从古城上空飞过,光阴的羽毛,落在城墙上。
因一条滔滔不绝的盘江从境内流过,唐贞观年间,这个之前叫西平州的地方改名为“盘州”。盘州古城看似朴素,却不同凡响,徐霞客盛赞盘州:“是城文运为贵竹之首……非他卫可比。”
我对盘州古城很熟悉,熟悉到我无法分清楚古城中哪一处最有文化底蕴,哪一处不值一提。细想下来,别说是北门城楼、文庙、文笔塔等古城名胜,即使是一条光滑玉润的青石小巷、一口老旧的“官井”、一户人家的四合院,只要用心,哪一处又不是地道的古城风景呢?
每次到盘州古城,清早爬完城墙,我总是绕不开多年前既定的套路——到五街某个深巷子里吃“荞面汤”,看白发老奶奶专心致志地帮儿媳妇打理一把小葱,感受那种坐在没有上漆的、洗得洁白的长板凳上的温暖和贴切。当点缀着嫩瓜丝的荞面汤端上来,油辣子和水霉豆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感觉这不单是一份早餐,还是定格在我灵魂深处的盘州古城情结。
盘州寻常百姓所称的“城门洞”,就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普安卫城楼的北门楼。在城门洞口低矮的木房子里,一罐罐老字号的渣辣椒、水霉豆整整齐齐地摆在老旧的柜台上。老奶奶的簸箕里,红的、黑的凤米粑闪着温润的光泽。那光泽,糯着眼睛和内心。在北门楼沧桑的石头墙面上,战火的痕迹依稀可辨。古老的墙缝中,葱茏的植被在风中摇曳,仿佛某种昭示。也因此,我看见的不仅是朝代更迭,更有顽强坚韧、生生不息。
站在城楼上,从垛口处朝街面上望去,我不禁想起曾经见过的一张老照片。那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同一角度的老照片。街面,也如当下这般熙熙攘攘。如今,眼前多出来的是车辆,变了的是人的衣着打扮,不变的,则是每张脸沉浸在生活光影里的认真。我离开垛口后,一个晨练的老人背着他的宝剑站到我刚刚站过的地方。他久久地站在那里,仿佛在看街景,又仿佛在怀想心中那些远去了的岁月。我愣愣地想,时光荏苒,站在同一个垛口朝下看的人,是否都会被物是人非所伤?
三条溪流像知己一样在古城中汇合后,悄无声息地绕过几个弯,缓缓朝城郊的碧云洞而去。碧云洞也叫“水洞”,底有碧水入洞,上有“天洞”入光,后有“风洞”通风。当年,徐霞客探洞十分艰难。《黔游日记》载,他“仍入内洞……而崖壁悬峭,三上三却。再后,仍登明窗东南,援矗柱之腋,透出柱南,平视桥之背,甚坦而近,但悬壁无痕,上下俱绝攀践,咫尺难度”。如今,洞内砌有石阶,游客上下方便多了。不知在何朝何代,峭壁的半中腰建起了一座小寺庙。我想进去一探究竟,寺门却上了把铜锁。向爬山的人打听得知,照看寺庙的僧人下山去了。
“先是,余闻水洞之上有梵龛,及至,索之无有。从明窗外东眺,层崖危耸,心异之,亦不见有攀缘之迹。及出水洞觅路,旁有小径,隐现伏草间,又似上跻明窗者,以为此间乃断崖绝磴耳,不意闻声发閟,亟回杖上跻。”当年,徐霞客为证实洞上有神龛的传言,“亟回杖上跻”。如今,洞崖上的神龛演变成了一座小寺庙,可历尽艰辛“三上三却”考察过这方山水的旅人又身在何处?想到这些,我不由得生出几许感伤。
徐霞客的塑像背依青山,面朝着他的家乡江苏江阴,脚下还有残余的香烛祭品。离塑像千米远的地方,是盘州市的一所公办学校“徐霞客小学”。学校以徐霞客“求真、务实”的精神作了校训。精神无疆,浩气长存,由此,我得到了某种安慰。
从“水洞”爬到“天洞”,耳畔溪声轰鸣不断,凉飕飕的风从脚底扶摇直上。爬到天洞口回头而望,一根钟乳石巨臂一般,擎起这“幽洞吞溪,碧锁云封”的洞天。天洞外,山林翠色欲滴,鸟声此起彼伏。我感慨万千,抬头仰望,那里有历代文人墨客遗留的26处摩崖石刻。我仰望它们,向锦绣山河行注目礼,向那些与山河同样绵延壮阔的精神致敬。
位于盘州古城远郊的丹霞山,以千峰臣服之势立于朗朗苍穹之下。远远望去,位于山顶的西南名寺——丹霞山护国寺宛若仙所。远道而来的几位香客许过心愿下山而去,脸上满是坦然,目光充满期许。我想,翻山越岭而来的凡夫俗子求的不只是神灵的庇佑,更是自我内心的一份安稳。关于独立于万峰之巅的这座护国寺,关于其寺名、藏经、玉印、金钵、袈裟皆为清光绪皇帝御封,关于镇寺国宝《贝叶经》,关于大雄宝殿前徐霞客与影修和尚的塑像……芸芸众生,又何必非要晓得呢?
清晨6时10分,我站在观日楼最高处,乳白色的云海边沿已经被鲜艳的朝阳浸染。只一眨眼间,美轮美奂的红日就从涌动的云海中跳了出来。日出倾城!目光所及,身披朝霞的壮阔山河一派生机。
滇池看鸥
文唐红生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五月,徐霞客从滇南胜境关进入云南,在昆明畅游太华山,然后从滇池东岸往南,考察泸江源。同年十月初一,徐霞客第二次来到昆明,环滇池畅游一周。他从昆明南郊的南坝乘船,横渡滇池,到安江上岸,再绕经晋宁、昆阳、安宁等州,取草海湖堤,从西郊的夏家窑和土堆回城,沿途游览了白鱼口、天女城、金山寺、石城、安宁温泉、曹溪寺、进耳寺、棋盘山等。
到昆明办完事,去滇池走走。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正如云南本地的一位诗人所说:“滇池是昆明世界的灵魂,昆明的灵气所在。”
来到海埂公园,烟波浩渺的滇池宛如一颗蓝色明珠,镶嵌在山峦之中。“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我纳闷了,滇池如此广阔,如玉的碧波如此荡漾,既有湖的秀逸,又有海的情调,何以谓“池”?我不禁想起滇池的古称是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在我看来,还是称“湖”较为妥帖。
上午还阴雨绵绵,中午时分转晴。此时日头偏西,阳光从云端穿出,照在湖面银光闪闪,像铺了层碎银子。水映着悠悠云朵,云衬着蔚蓝湖水,水天一色。西山似一位仙女,静卧在滇池之畔,青丝衣袖散垂在波光浪影中,楚楚动人。我忽然想起徐霞客游西山后,转而环绕滇池所写的几句话:“遥顾四围山色,掩映重波间,青蒲偃水,高柳潆堤,天然绝胜。”是啊,滇池真的很美。
在这湖光山色、山水交融间,一群白色的小精灵憩息在码头的护栏上,像一列列卫兵,精神抖擞,整齐划一,迎接我们的到来。更有成千上万只海鸥逐浪蹁跹,轻盈曼妙。
古拙歪斜的柳树依旧青绿,丝丝垂挂水面。红艳艳的三角梅摇曳多姿,频频点头。海鸥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湖面。总以为它们生活在海域,可望而不可即,没想到在这里可以与它们如此接近。它们或凌空展翅,或上下翻飞,或追逐嬉戏,或自由游弋,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我索性闭上眼睛,任风轻轻拂面,听“嘎嘎嘎”的啼鸣,闻振翅飞翔“扑啦啦”的声响,脑海中浮现出海鸥从云端俯冲下来,又在将要贴近水面的一刹那闪电般直冲云霄的身影,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一只鸥独立在湖中铁管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容貌。白色的肚皮,翅膀略带点灰,尾羽的颜色深一些,而嘴和脚丫呈红褐色。它的小脑袋晃动着,一副秀气的模样,让人好生爱怜。清亮的小眼珠骨碌碌地转动着,似在打量我,又像与我成了朋友。这些来自西伯利亚高寒地区的红嘴鸥,不远万里迁徙到此,娇小的身躯竟有如此长途高飞的能力,实在令人叹服。
极目远望,湖面鸥影点点,像蓝天上布满的星星。舢板划过,群鸥翱翔。海鸥成群结队来这里生活,是因为昆明温润的气候,也是因为这里的人们重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滇池,是人类与海鸥共同的家园。
寻梦丽江
文吕峰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年),徐霞客接受丽江府土官木增的邀请,于正月二十五抵丽江府。二十九日,木增迎徐霞客移居解脱林,盛情款待,设宴“大肴八十品”,馈赠奇点酒果,并让他游象鼻水,到木家院欣赏巨山茶。在《滇游日记》里,徐霞客真实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气候、风光、物产、生活、礼仪和民族关系。为了纪念徐霞客,丽江建有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丽江木府前还有徐霞客与木增雕塑。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云南是令人向往且魂牵梦绕的天堂,丽江更是让人念念不忘。这座高原古城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是他们在梦中要抵达的地方。
丽江古城依山势而建,重重叠叠,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徐霞客称其“居庐骈集,萦坡带谷”。现存民居建筑为土木结构,多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融会了纳西族、白族、汉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四合院,布局灵活,精雕细刻。门窗多雕饰花鸟图案,色调浓烈,引人入胜。
丽江古城建于雪山之下。从玉龙雪山流下的玉河泉水一路奔涌,至古城双石桥下,分为西河、中河、东河,进入古城后,又分成若干条清溪,绕街穿巷,入院过户,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万事万物,也为古城增添了不尽的灵秀之美,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生活场景。
走在古城里,处处重门叠户,时时有找不到来处和出处的迷茫。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一块紧挨着一块,从一条巷子到另一条巷子,写满了故事与传奇。千百年来雨水的冲刷和足底的打磨,在石板上留下了一条条细密的沟纹,使人顿生无限沧桑之感。四方街更是四通八达,游人如织,时不时见人背着相机在街上取景,流连忘返。生活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丽江古城的巷子里,藏着许多有手艺、有绝活的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古巷里繁衍生息。这里作坊、店铺众多,有天色未明就转动石磨,豆浆像乳汁般流淌的豆腐坊;有风箱煽得火苗直窜,你一锤我一锤锻打铁器的铁匠铺;还有竹器店、馄饨摊和专门浇铸铜勺、铲刀、汤匙的小铜匠铺。此外,镂空雕花的木窗、悬挂厅堂的书画、泥做的茶壶、竹骨密匀的油纸伞、诱人的姜糖、蜡染的布匹等,亦给人品不完的古韵风情。
行脚丽江,最吸引我的是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纪念馆为两层木结构建筑,馆内主题展览分为“霞客生平”“志行天下”“发现丽江”“翰墨逸香”“悲壮东归”5个篇章,通过纱幕背投、艺术剪影画等手段,讲述了徐霞客与丽江的不解之缘。明崇祯十二年(公元年),徐霞客远游西南来到丽江,并在此逗留16天之久。他饱览了丽江的风土人情,与土官木增结下深厚友谊,并撰写《丽江纪略》,详细记录了丽江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弘扬丽江古城文化的使者。
走出纪念馆,来到被称为丽江古城文化“大观园”的木府。府门前有一组名为“情谊”的青铜雕像。只见徐霞客与木增两人相视而立,徐霞客左手握书卷,右手向外挥,像是在侃侃而谈,木增则身体微向前倾,呈聆听状。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也是古城文化的象征。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木氏居此二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盖大兵临则俯首受绁,师返则夜郎自雄,故世代无大兵燹,且产矿独盛,宜其富冠诸土郡云。”在木府中轴线上,分布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花园回廊,数不胜数,被誉为“北有故宫,南有木府”。徜徉其中,像走进了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丽江的白昼是美丽的,丽江的夜晚则是迷离的。家家户户不约而同挂上一盏盏红灯笼,人们傍着小桥流水,有的轻歌曼舞,有的低吟浅唱,有的执盏对月,有的鼓掌喝彩,让人轻易就沉醉于“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境界之中。人们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夏日可将啤酒、西瓜泡在溪水中,随用随取;秋天可对着一轮明月把酒小酌,快意人生。这实在是神仙都羡慕的日子,也让我这个俗人为之向往。
丽江的美景令人着迷,丽江的美食亦令人着迷,如汽锅鸡、米线、饵块、琵琶肉、泡椒鸡等。琵琶肉又叫猪膘肉,用整头猪腌制而成,因形似琵琶而得名,外形俏丽,肉色鲜艳,风味悦人。饵块亦是不可错过的美味,美食大家汪曾祺老先生毫不掩饰对它的喜爱:“饵块烧得透了,内层绵软,表面微起薄壳,即用竹片从搪瓷缸中刮出芝麻酱、花生酱、甜面酱、泼了油的辣椒面,依次涂在饵块的一面,对折起来,状如老式木梳,交给顾客。两手捏着,边吃边走,咸、甜、香、辣,并入饥肠。四十余年,不忘此味。”
丽江还有举世闻名、灿烂非凡的东巴文化。其中,东巴文字是至今仍“活着”的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森究鲁究”。“森”为木,“鲁”为石,“究”为痕迹,意为木石上的符号。纳西先民将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都融入东巴文字中,如“展翅高飞”的文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永相伴”的文字是牵手的两个人在烈日下、风雨中相伴不分离……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象派生出许多更形象的“字态”,甚至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形容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
丽江的美,古朴中透着华丽,淡雅中露着庄严。每当回想起玉龙雪山下的丽江,我恍若置身于飘浮着历史尘埃的岁月长廊,置身于一个人性与自然紧密相连的梦境,虚幻而又真实。
丽江,亦让我深知生与死、衰与荣、古老与新生。
夜宿茈碧湖
文徐迅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年)二月十八,徐霞客抵浪穹县(今云南省洱源县),泛舟茈碧湖,考察九气台温泉,游佛光寨,尽览湖山之胜。《滇游日记》载:“过一小石梁,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湖名茈碧。”“南湖北海,形如葫芦,而中束如葫芦之颈焉。湖大而浅,海小而深,湖名茈碧,海名洱源。”
夜宿茈湖草堂,心里窃喜主人起了这么个好名字,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茈碧湖。茈碧湖名字本身就很有来历。《山海经·西山经》说到洱海,有“西五十里,曰罴谷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之句。茈碧湖故而得名。
茈碧,书上说是一种水生的花。花状似莲而细小,茎长六七丈,叶如荷钱,净白而蕊色呈*。8月花开满湖——据说,此花每天上午11时次第绽放,正午盛极,下午5时闭合,故当地人又称为“子午花”。《云南通志》说此花“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蒪菜(莼菜)”。
味道比莼菜还美,此物分明又是一道美味,是可以大快朵颐的。
茈湖草堂建在湖畔的半山上。草堂主人说,草堂原想叫“茈碧湖草堂”,但题写匾额的人嫌念起来拗口,所以除了“碧”字。而他当时选择此处建草堂,却是因他划船游湖喜欢上这一汪碧浪。于是他要了一块地,央人用树、芦苇、山茅草搭建了草堂,仅山茅草就用了50多吨。站在草堂观景台上,我看草堂背后青山逶迤如黛,面前波光粼粼,明明灭灭。这便是茈碧湖了。
住在茈湖草堂,当然是要游茈碧湖的。
第二天游罢茈碧湖,晚上倚床读徐霞客的《滇游日记》,竟满脑袋都是徐霞客游湖的影子。他真的是喜欢云南,云南什么地方都到过。茈碧湖就游了好几遍。他似乎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一汪碧浪。刚到浪穹,他就“遵堤西行”,一路观湖光山色,一路发感慨,说这湖“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之所不能及也。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之意”。他还牵挂住在浪穹县城的一位何姓朋友,进了城,便迫不及待地去拜访。
这位何姓朋友名叫何鸣凤,徐霞客称他为何君。他曾在四川郫县当过知县,还做过浙江盐运判官。他早年仰慕徐霞客,想探访却久久未能如愿,故留有“死愧王紫芝,生愧徐霞客”之句。徐霞客知道了这事,惺惺相惜,对他心存愧疚。所以两人这次见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何君紧紧抓住徐霞客的手,喜悦万分,拉他饮酒直至天黑打更。
何君是否用茈碧做一道佳肴招待了徐霞客,徐霞客没说——张翰在异乡吃莼菜,生莼鲈之思,我想徐霞客如果吃了这比莼菜还美味的茈碧,一定也会有乡愁。但从《滇游日记》上看,他逗留在茈碧湖的几日是非常快乐的。特别是朋友何君还让自己的四个儿子与他见面,陪他游了茈碧湖和洱海。对这事,徐霞客有确切记载:“上午,何君具舟东关外,拉余同诸郎四人登舟。舟小仅容四人,两舟受八人,遂泛湖而北。舟不用楫,以竹篙刺水而已。渡湖东北三里,湖心见渔舍两三家,有断埂垂杨环之。”
那天吃完中饭,徐霞客游兴未减,“仍下舟泛湖”。
这次游湖时,何君还向徐霞客道出了他“将就其处,结楼缀亭,绾纳湖山之胜”的心思,欲求徐霞客为他将要建设的楼亭题写联额,徐霞客爽快地答应了——后来,何君在茈碧湖畔到底建了楼亭没有,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现在茈湖草堂的主人显然是成就了古人的愿望。
茈湖草堂所在的地方叫梨园村。梨园村栽的全是梨树,一簇簇、一株株,春日花如雪飞,满山皆白,清香远溢。草堂建有正堂与侧室,正堂前还有一观景台。正堂一个大厅,大厅里横卧的一条木案,足有三丈多长。草堂两侧一边是琴房,一边是“泼墨室”。在这里,朋友或品茶、饮酒、弹琴、吹箫、吹尺八,或钓鱼、游湖、看花……来或者不来,草堂主人仿佛全然不放在心上,但又是极热心的。他话不多,整天忙忙叨叨。有时又像一位隐士,高深莫测。好几次,我想问问他的生计,但话未出口又咽了下去,只闲看他在草堂进进出出。
与他在草堂进进出出的,还有一位女子豢养的一条名叫“小熊”的大藏獒。那黑*的藏獒见到我们,好像有满腹心事,一天到晚不情不愿,哼哼嘘嘘。只是一到天黑,阳光一点一点舔去草堂的光亮,它才懒懒地趴在草堂的观景台上,默不作声——而此时,茈湖草堂也进入到一个寂静得几近虚无的时刻了。
日出鸡足山
文北雁
大理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远游的最后一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十二月,徐霞客初抵鸡足山。次年八月,他再次登临鸡足山,前后驻山游览达半年之久,然后直接返回江苏江阴老家,直至去世,未再远游。他曾为鸡足山修撰《鸡山志》,并在《鸡山志略》中赞叹鸡足山“东日、西海、北雪、南云”全备,“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去鸡足山,一路雨水清凉。下午3时,我们从宾川县城出发,一路车马,直至鸡足山半腰换作缆车,再上金顶。下了缆车,一脚踏上通往金顶的石板路,迎面一阵冷风忽地吹来,满眼云遮雾绕,恍若进入琼台仙乡。我在一阵寒战之中突然感到,我们已从海拔多米的县城迅速上升到了海拔多米的鸡山绝顶。一转身,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览众山小”。
雄峙的楞严塔下,一派清静景象。多年前,徐霞客曾赞叹过鸡足山“东日、西海、北雪、南云”的无限风光。无论春秋冬夏,朝晖夕阴,这里都有不同景致,让人感叹。
我们此行正是为观日出而来。在旅店住下,吃过晚饭,便回房定好闹钟,沉沉睡去。不想凌晨时分,却在一片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掀开窗帘,正对的天边已透出一丝鱼肚白。我赶紧翻身起床,提起相机就往外走,赶至观景台,闹铃方才响起,但台上早已人流熙攘。
风很大,冷得让人不敢长时间把手露在外面。有几位衣服单薄的游客裹着旅店里的毛毯出来,样子十分好笑,却也显得特别心诚。
但人们早已无暇发笑,一起目不转睛地望着东方,只见天边的几丝云已被染成绛红色。我知道,太阳就是要从这里升起的。正值雨季,尽管此时无雨,但云层很厚,正紧紧地缠住山顶,让人担心到底能不能看到日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色范围不断扩大,终于映红了半边天。一层层黑云被镶上了*灿灿的金边,甚是好看。不多时,云层已经变得透红透亮了,太阳却依旧不见其踪。有人泄气了,说太阳怕是直接升到云层之中,到看见之时,已经不再是原原本本的日出了,话语之中充满遗憾。
然而,就在大伙的惋叹声中,太阳终于露出了个顶,人群中立时一阵惊呼。只见它正在云层和山顶之间,好似一丝豆*,并不断慢慢地往上冒,一挣一挣似的。鸡足山远比太阳升起的山头高得多,于是,高原出生的我第一次看到太阳从脚底升起的神奇景观,一时兴奋极了。
正因为鸡足山太高,太阳一出现,便抛出了无穷的光亮,点染着脚底的群山、坝子、坡原,甚至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出所在的山下面有一条河,在阳光下,透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光亮,一线红白相间的闪烁,实在好看极了。
太阳还在上升。那光亮并不刺眼,像是橘*,又似蛋*,总之颜色十分悦目。柔和的光亮,好似在山顶点燃了一根硕大的蜡烛。太阳终于升起来了,在云层和山顶之间,能完完全全地看到一颗红彤彤的弹丸。光亮散开,脚下的整个鸡足山都明亮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满山之间金*的琉璃瓦屋,金碧辉煌,异常夺目。
然而好景不长,太阳初升不久,便又隐入云层。云层不厚,人们于是耐心地等待鸡足日出的“二重奏”。果然,不多时,太阳冲破云层,再次“升起”。然而此时,太阳已成了一个火辣辣的火球,根本不敢直视了。
转身进入金顶寺。此时,阳光正好镀在寺上,白塔、寺院、经幢,全被抹上了一层金*。我恍然大悟,原来“金顶”竟是日出装点而成,何等绚烂。(编辑:宋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