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代皇妃为何要穿花盆底鞋不仅为了美观 [复制链接]

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统治者是满族爱新觉罗氏。明末时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成为当时明王朝的最大威胁。

皇太极登基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病逝,幼帝登基,摄*王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自此满清贵族开始他们统治全国的时代。

满族人入关后承袭明代汉人文化,结合满汉文化发展出清代特色民族文化,在全国普及满族特色服饰。

顺治年间,官府推行剃发易服,从此废除明朝冠冕、礼服和汉族的一切服饰,同时吸收明朝服饰纹理图案。

清朝时期律法严明,官服和民服泾渭分明,贵族的服饰也根据人的社会地位而有严格的规定。

康熙雍正时期,民间汉族妇女保留着着明代服装款式的习惯,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妇女流行服饰则逐渐肥大变短,袖口加宽,还有云肩出现,花样翻新无休无止。

晚清时期都市妇女则去掉裙子,穿裤子,上衣镶花边、滚牙子,满族妇女穿“旗装”,梳旗头穿花盆底旗鞋。

官府对民间男子采取强制性更装,女子的更装则逐步实现,当时男子都被强制性换了服饰,女子改装却受到了很大阻力。

明装式样繁多,不仅汉人女子不愿更改,就连满人女子都被吸引,开始纷纷效仿明装,就连贵族旗女也不能免俗。

汉人女子喜欢缠足,三寸金莲加明装一时成为潮流,尽管乾隆在宫中一再下旨禁止这种风气,仍有不少满人女子不惜抗旨也要缠足穿明装。

有说法称满族的花盆底鞋的设计和汉族的缠足有相似的视觉效果,满族旗袍衣摆拖地,穿上花盆底鞋后,可以让旗袍衣摆不会拖地,双脚也会藏于衣摆中,只露出鞋跟。

也有说法是因为满族妇女经常到山上采野果、蘑菇,她们会在鞋底绑一块木头,日子安稳后,妇女依旧承袭先祖习惯,逐渐形成精美的花盆底鞋。

花盆底鞋是清代特色鞋样,也称为旗鞋,穿着者多为十三岁以上贵族女子。清代的花盆底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马蹄底鞋”。

鞋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高达14-16厘米,最高的甚至高达25厘米左右,有说法称皇妃所穿花盆底,不同品阶有不同的高度。

说起来,花盆底鞋多数为贵族女子所穿,清代皇妃更是人人都穿花盆底鞋。她们对花盆底鞋的偏爱,不仅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方便皇上。

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清朝后宫娘娘都会穿着华丽的宫装,头上梳着复杂的发髻,戴着名贵的头饰,脚蹬一双花盆底鞋。

再看皇妃身边侍奉的丫鬟,她们的鞋子和皇妃的鞋子不尽相同,有的人穿平底鞋,有的人穿“元宝样”的花盆底鞋。

实际上花盆底鞋的样式和鞋底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当时律法规定奴仆、优伶、皂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

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

这样一来,皇帝在后宫行走时,可以通过女眷的花盆底就能认出皇妃宫人的品阶。另外花盆底鞋很约束人的行为举止。

穿上花盆底鞋以后,女子的行动举止都要小心翼翼,走路也只能小步行走,让人看起来弱不禁风、楚楚动人。

皇宫是贵族的聚集地,贵族最讲礼仪,皇妃因此约束行为,遵守礼仪,也能随时保住皇家颜面,算是方便皇上管理后妃之地。

花盆底鞋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这样的鞋子却不利于女孩子身体生长。

这样来看花盆底鞋美丽的背后却是旧时代对女人的桎梏,也是女人追求美丽的经验。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