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叶宜颦,
露华扶笑。
立夏前一天,回了一趟平潭。
车过螺洲大桥,出五虎山隧道,高速路两侧,扑面而来的夹竹桃繁花正盛。白色的,粉红的,团团簇簇,疏英灼灼,密蕊菲菲。南国的立夏,已是真正的夏天了,烈日下的夹竹桃却没有丝毫的颓势,阳光下摇曳着一树树的明媚,让人心旷神怡。
夹竹桃呀,这么个大热天,为什么你开得这么盛,笑得这么欢呢?
夹竹桃说:
我喜欢夏天的热情,我喜欢这样的阳光。我就这么欢,我就这么浪,浪里个浪里个浪里个浪。
壹丨
夹竹桃是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或者小乔木。
夹竹桃科是一个比较大的科系(福州常见的鸡蛋花、*蝉、络石就属于夹竹桃科),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量的草本,原生于温带地区。因此,喜温喜湿是大部分夹竹桃科植物的共性。
夹竹桃原产南亚、中亚。大约在唐、宋年间,才从印度引入我国。古人引进夹竹桃,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为了提取毒素,用于杀虫灭鼠。
夹竹桃科植物通常都有毒,尤以种子和汁液毒性最烈。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与文人笔记中,有六种毒物常被提及,它们是断肠草、鸩酒、鹤顶红(砒霜)、夹竹桃、见血封喉、曼陀罗。宫斗戏中,它也是嫔妃间争宠夺嫡的助攻神器(可致孕妇流产。母以子贵,嫔妃无子,屁都不是)。
大部分宫斗戏本身就是个屁。夹竹桃的毒性很强,不只是流产那么简单。
小时候,我见过*牛误食夹竹桃的嫩叶,那么大只的*牛,立扑(喂了一篮子的无花果,才救回*牛的一条命)。夹竹桃的根、茎、叶,甚至花和燃烧后的残物,都具有毒性。毒素就是它汁液中的夹竹桃苷。
而夹竹桃苷又是重要的药物原料,可用来治疗多种病症,如高血压、风湿痛、淋巴结核、伤寒等。实际上,夹竹桃科中的许多种类,均为药用植物,如抗癌的长春花属,降血压的萝芙木属,止痢的鸡蛋花属,通络活血的络石属。
贰丨
因为毒性,很多人对夹竹桃望而却步,偏偏宋人对它情有独钟。
夹竹桃似竹叶,细长纤巧,青翠欲滴。花似桃花,层层叠叠,常开不败。宋人爱它鲜艳的颜色,爱它天然巧妙的花叶搭配,爱它一花数蕊、枝干婆娑的摇曳之美。花开时欣赏它花的艳丽,花谢后沉迷它叶的刚劲。
北宋李覯说它: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同地尽妖艳,无地容檀栾。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说夹竹桃身上,有一种洁士风骨。北宋另一位诗人曹组也有诗曰:“晓栏红翠净交阴,风触芳葩笑不任。既有柔情慕高节,即宜同抱岁寒心”。称夹竹桃不仅颜值高,好看,还有岁寒三友般的高洁品性。
夹竹桃不仅好看,而且花期很长,是花期最长的木本花卉之一,有“半年花”之美称。石湖居士范成大曾经这样记述夹竹桃的性状,说:“叶瘦长,略似杨柳,夏开淡红花,一朵数十萼,至秋深犹之”。
在福州这样的南方地区,夹竹桃的花期何止半年呢?有些年份,仲春时它就开花,直到初冬,还能见到它的花影。
据说夹竹桃之所以叫夹竹桃,便是宋人的的创意。范成大是南宋名臣,南宋都城临安,御街两边曾遍植夹竹桃,可见那时的士大夫,对于这似桃非桃,似竹非竹的夹竹桃,是多么的偏爱。
叁丨
清人陈长生有一首咏夹竹桃的诗:
“秾华烂漫不胜描,却爱迎风翠影摇。地拟渭川生锦浪,人来湘浦泣红潮。”
夹竹桃树态潇洒,花枝艳丽,孤植形不成气势,宜连行成排群栽。一朵谢了一朵又开,迎风摇影,秾华烂漫,犹如锦浪、红潮,绝不会荒芜、衰败,是一种绝美的景观。
而将夹竹桃作为高速公路的绿化树、景观树,更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尤其是福州去往平潭的渔平高速路段,两侧的夹竹桃林带连绵数十公里,花团锦簇。在背后葱茏的相思林的衬托下,沿途风景如诗如画。
将相思树与夹竹桃混搭,可谓绝配。
公路外侧的相思树树形圆满,四季常青,在蓝天下翠影团团,甚是养眼,而且树枝坚韧,抗风除噪。里侧的夹竹桃花团锦簇,白的红的,常开不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夹竹桃的叶子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有很好的抗污能力(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有人预测,此地几十年内将寸草不生。第二年春天,夹竹桃第一个萌发了新枝)。
不仅本身抗污,关键是它还能净化空气。它能通过枝梢叶片的代谢,吸附、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分子和固体颗粒,算得上世界上吸尘能力最强的植物之一。将夹竹桃作为公路沿途的绿化景观树与空气净化树,真可谓物尽其用。
肆丨
因为毒性的缘故,夹竹桃曾经被打入绿化的冷宫。甚至,至今还有很多人不待见它(年,泉州东湖动物园一只羊驼,被游客用围栏旁的夹竹桃喂死,几天后,一只小熊猫也同样因进食夹竹桃死亡)。
在南方,夹竹桃被广泛作为景观树种植,称它为生活中最致命的植物,也不为过。但毒归毒,这怎么能怪夹竹桃呢?
这可是人家夹竹桃安身立命的一种手段。你若不骚扰它,它就人畜不扰。玫瑰有刺,河豚有毒,那可都是弱小的植物、动物进化出来的防御手段。
夹竹桃表示决不背锅:
我是种来看的,不是给你吃的。
我在阳光下浪里个浪,关你屁事。你不来折枝,不来亵玩,有毒又有什么关系?你只管远远地观赏就好了。我就要这么欢,就要这么浪,我浪我的,你看你的。浪里个浪里个浪里个浪。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