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游圣”,在永州留下诸多履痕!
——徐霞客永州打卡记
洋中鱼
打卡地点:祁阳、冷水滩、零陵、双牌、道县、江华、宁远、蓝山、东安
打卡时间:明崇祯十年(公元年)三月至闰四月
徐霞客像(资料图片)
《徐霞客游记》(资料图片)
徐霞客坐听鸣弦泉
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纪念邮票
一
明末乱世的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年1月5日),一个男婴出生在南直隶江阴县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他家上溯几代,都是读书人。而他的父亲徐有勉,好学却不愿为官,一辈子不参加科举考试,更不愿同那些顶着官帽、腰缠万金的权势交往,唯一的爱好就是到处游山玩水。
徐有勉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显然是希望他像自己一样超然于世俗之外,以山水为邻,与烟霞为友,做一个快活而逍遥的人。
事实如其所愿。儿子徐霞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旅行成就震古烁今。
万历二十九年(年),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徐霞客趁到江阴城参加童试之机,游览了江阴的君山及附近诸山,开启了他的旅游思想。
六年之后,二十一岁的徐霞客与许学夷之女成婚。婚后,徐霞客开始出游,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湖两山,访灵威丈人遗址。
万历四十一年(年)春夏之交,徐霞客跟着莲舟法师访完朋友之后,游览到宁波附近海域的落迦山。后来,又去游览了天台山、雁荡山等地。
就在这次游览中,徐霞客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开端:5月19日那天,他在本子上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这是他写下的第一篇游玩日记——《游天台山记》,仿佛一股清泉从深山的石缝里汩汩流出。从此,徐霞客徒步天下,以山水为伴,足迹遍布祖国名山大川、江河海流。他把旅行当成一种职业,一迈步居然走了30多年,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唯一。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运笔,把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形成《徐霞客游记》。
二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南齐诗人谢朓《游后园赋》云:“则观海兮为富,乃游圣以知方。”徐霞客因旅行时间和旅游笔记创世界纪录,后人称他“游圣”。
“游圣”在漫长的旅行生涯中,也曾跟我们永州结缘,并留下了诸多文字。
崇祯十年(年)二月十一日,徐霞客一行乘船在衡阳湘江上遇盗,同行的静闻和尚受伤,随身所带的钱物被劫掠一空。
面对劫难,徐霞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胆识,在旅资无着落、前途凶吉难料的情况下,他抱着献身于旅游事业的信念和决心,凭借有奇必览、遇险必探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祖国、热爱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决定继续前往永州九嶷山朝圣。
三月初三那天,他把静闻和尚安置在衡阳朋友那里养伤并筹措资金,自己与姓顾的仆人还有几个其他人租了一条小船溯湘江而上,经常宁,于三月初七进入永州祁阳境内,初九下午到达祁阳县城,正式打卡永州。
如果我们把徐霞客的永州行踪在地图上描出来,就会惊奇地发现,徐霞客从崇祯十年三月初九到闰四月初八,在两个月时间内,他用自己的脚步,在永州、郴州、衡阳三地画了一个圈,居然两次出入永州。
第一次出入:三月初三,他与顾仆随“舟子迁延,晚移南门埠而泊”。三月初四“平明行,风暂止,夙雨霏霏。下午,过汊江,抵云集潭……”九日下午到达祁阳。十日,力疾游浯溪,欲拓片《大唐中兴颂》,未遂。十二日,船过冷水滩。十三日,抵永州,泊舟小西门,登陆游愚溪,过柳子祠,访钴鉧潭。十四日,游小石城山,探朝阳岩诸胜。十五日,游淡岩。十七日,乘船经双牌到道州。十八日,宿于月岩。二十日,抵江华,止于浪石寺。二十一日游莲花。二十四日由路亭经太平营到九嶷山,逗留山中七日,遍访舜陵、斜岩、三分石诸胜。四月初一日到十六日,复由宁远,经蓝山、临武,郴州过耒阳,复至衡州。
第二次出入:他和顾仆与静闻和尚于二十日自衡州冒雨登舟,仍沿湘江而上。二十七日,再达祁阳县城。闺四月初二日,复抵永州湘口馆。初四日,到东安石溪驿(石期市)。初五日,过兵书峡、果盒塘,到沉香崖(沉香庵),宿罗(绿)埠头。初七日,进入广西全州。
三
徐霞客的足迹遍布今永州的大多数县(市)区,但他主要是冲着舜帝陵而来的,所以,在九嶷山待的时间最长。其次,就是零陵。
在进入祁阳白水的头一天,他还“饭后余骤疾急病,呻吟不已。”初九早上,从白水出发来祁阳县城时,他依然病得不轻:“舟人放舟,余病犹甚”。
来祁阳之前,徐霞客早就研究了浯溪碑林。“余念浯溪之胜,不可不一登,”可是,船夫在等其他客人,不能送他去。徐霞客只好拖着病体起身登上岸,沿江边走了五里,从渡口过江就到了浯溪。
啊,浯溪太美了!北面有三座山崖并列耸立,西临湘江。那中间最高山崖的石壁上,赫然在目的不正是颜真卿手书的《大唐中兴颂》吗?它侧边镶嵌着一块石镜好神奇啊!虽然长仅两尺,宽仅一尺五,但面部光亮而颜色是黑的,如同用水喷在漆上,近处崖边的亭子、石头,远处江对面的村庄树木,都清晰地映射到石块上。
漫步浯溪,令他心酸的是,山崖东麓的元颜祠,不仅狭小,而且空荡荡。祠前那原本供人们驻留而游览此地的三间屋子,此刻无人,显得沉寂而荒芜。而溪东边的元结漫宅旧址,已倒塌得很严重。
看见拓印摩崖碑的架子没有撤除,却又找不到拓工,徐霞客心中怅然若失:在我来之前,已有多少人来过浯溪?我的脚印又覆盖了多少前人的脚印?那些来过浯溪的人,是否有幸拓了《中兴颂》呢?
十二日,船抵冷水滩。因刮起大风,无法行船,只好滞留。
第二天早上,风势稍减,船夫开船。行程四十里,于雨中抵达潇湘二水交汇处的蘋岛。转入潇水,又行十里,到永州城西门浮桥边正好是中午。他想登陆游览各处名胜,无奈因病不能行动,只好留在船中。
下午雨停了,船过浮桥,停靠在小西门码头。徐霞客在船上看见西岸石头非常密集而且形态奇幻,石丛间有条溪水从西面流过来注入潇江,有座石桥横架在溪流上,颇为好奇。
于是,顺城墙往北走,再转往西越过浮桥。从愚溪桥下的愚溪溯流而上,经过柳子祠,到达愚溪一个溪湾,看见岸边石头上刻着“钴鉧潭”三个大字,很是古旧,旁边刻有诗,于是感慨不已: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原来在此!遗憾的是,诗刻处都顺石纹裂开,不可辨读了!
然后,继续沿溪往潭的上游找寻小丘、小石潭,问路人,居然都不知道。
第二天,身体稍稍恢复了一些的徐霞客,游览了小石城山、朝阳岩和香炉山,收获颇多。
遗憾的是,在记录小石城山的过程中,徐霞客作出一个错误判断:“潇江东岸,又有塔临江,与此山夹潇而为永之水口者也。盖北即西山北走之脉,更北尽于潇、湘合流处,至此其中已三起三伏,当即《志》所称万石山”,他把小石城山当作万石山。
返到浮桥边,他叫顾仆随船上行,自己在河西步行到朝阳岩。“由岐径东南一里,则一山怒而竖石奔与江斗。逾其上,俯而东入石关,其内飞石浮空,下瞰潇水,即朝阳岩矣。其岩后通前豁,上覆重崖,下临绝壑,中可憩可倚,云帆远近,纵送其前。”
徐霞客发现朝阳岩真的很美,无奈刚驻足一下子,船夫就把船摇到了朝阳岩下,并催他赶紧上船。徐霞客进洞游览了一番,才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上船。
接下来,他游览了江心的香炉山。当晚,船在附近停下休息过夜。
十五日早上五更出发,徐霞客为了去游览附近的淡岩,于是跟船夫约好在双牌见面,而自己改为陆路,赶赴淡岩,“先是望见西峰之阳,洞门高张,至是路从其侧而出,其上更见石崖攒舞,环玦东向,其下则中空成岩,容数百人,下平上穹,明奥幽爽,无逼仄昏暗之状病。其北洞底亦有垂石环转,覆楞分内外者,巨石磊砢杂乱堆放界道,石上多宋、元人题镌。”
四
十八日早上,徐霞客在道州东门外找到了元结笔下的五如石,发现其中有块是响石,一敲击就会发出和谐深远响亮的声音。然后,折向西边,步行二十五里,抵达濂溪祠。之后,游览十里外的月岩。
月岩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很美:远远“望见正西一山,若有白烟一脉抹横其腰者,即月岩上层所透之空明也。盖正西高山屏立,若齐天之不可阶,东下第三层而得此山,中空上蛩,下辟重门,翠微中剜,光映前山,故遥睇若白云不动。”
走近之后,“从其东麓拾级而上,先入下岩。其岩东向,中空上连,高蛩若桥,从下望之,若虎之张吻,目光牙状,俨然可畏。复从岩上遍历诸异境,是晚宿于月岩。”
徜徉在月岩,徐霞客心里对周敦颐说:周子啊!你可知道此时此刻,我正在你少年悟道的地方追寻你的足迹呢?这月岩好神奇,真是变化多端,暗藏天机啊!
也许那天晚上,徐霞客在月岩里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跟周敦颐在月岩里漫步、畅谈,乃至对弈。
十九日早上,徐霞客从月岩出发,经江永,于第二天抵达江华浪石寺。继续向东跋涉,又于二十三日抵达九嶷山附近的路亭,因被雨水淋湿,便在路亭歇息。
二十四日,徐霞客朝九嶷山进发,发现风景真是太美了:“由此西北入山,多乱峰环帕。盖掩口之东峰,如排衙列戟,而此处之诸帕,如攒队合围,俱石峰森罗,窈窕迥合,直月彩胃别有天地也。途中宛转之洞,卓立之峰,玲珑之石,喷雪惊涛之初涨,潦烟沫雨之新绿,如是十里。”
进入九嶷山的第二天,徐霞客就在当地僧人明宗的陪导下,兴致勃勃地考察了玉琯岩和紫霞岩。
他发现,玉琯岩“岩不甚深,后有垂石夭矫,如龙翔凤翥飞举……,始知书字岩之即为玉琯,而此为九嶷山之中也。”
在紫霞岩,他冒险进入“水深难渡”“明宗以从来导游,每岁不下百次,曾无至此者”的洞穴深处,居然新发现了“石柱参差,高下白如羊脂”的雪洞、“洞转风多”的风洞及“洞中产石,园如弹丸”的杨梅洞。
对洞中地下河水源的出脉探源,也是徐霞客的重点考察内容。“闻其水潜出广东连州,恐亦臆断,大抵入潇之流”,又云:“此洞所入水,即岩外四山窟注地中者”。当他三月二十七日从九嶷酮北过马蹄石,经实地勘查,“始知此坞四面之水,俱无从出,而杨梅下洞之流为烂泥河者,即此众水之沁地而入者也”。
对紫霞岩内的“洞中瀑”,他倍加赞赏:“此岩之瀑,非若他处悬崖泻峡而下,俱从覆石之底,悬穿窦下注若漏危然。其悬于北岩上洞之前者,二瀑皆然而最大;其悬于右岩窟洞之上者,一瀑而有数窍,较之左瀑虽小,内有自悬石之端者一,出于石底之窦而斜喷者二,此又最奇也。”
站在“五涧纵横,交汇一处”三分石上,徐霞客感叹:旧志称发源于这里的河流“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入洞庭”,后人误传为三分石下水“一出广东,一出广西,一下九疑为潇水,出湖广”。殊不知“石分三歧耳。其下水东北为潇源,合北、西诸水,出大洋,为潇水之源;直东者,自高梁原为白田江,经临江所,至蓝山县治,为岿水之源;南者自大桥下锦田,西至江华县,为沲(沱)水之源”。
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考证,被现代科学测绘地图所证实。
徐霞客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于四月二日终于完成了对九嶷山的旅行考察。离开九嶷山的前夕,便“夜卧发热”,乃至一病数天。
五
四月初二,徐霞客与顾仆离开九嶷山,向东南方向跋涉,进入蓝山县,经白帝山(百叠岭),到雷家岭,在那里吃饭并住宿。初三中午抵达蓝山边界的朱禾铺,下午进入临武县。
此后,徐霞客在郴州、衡阳等地考察,于四月十六日回到衡阳。
到了衡阳,看见养伤一个多月的静闻和尚基本康复,徐霞客十分高兴,他就马上预订了四月十八日的船。哪知道后来拖延到二十日才从衡阳出发,溯流而上。二十四日,抵达祁阳境内的归阳驿(现属祁东)。二十七日,再达祁阳县城。
这次,他探访了县城东北的甘泉寺,看见“泉一方,当寺前坡下,池方丈余,水溢其中,深仅尺许,味极淡冽,极似惠泉水”,心想:这也许就是寺名的来源吧。寺里有一方《甘泉铭碑》石刻,是他家乡常州府中宋代人邹浩书写的,令他欣赏不已。之后,他们继续乘船由江市而南,经三吾驿抵达杨家桥,因为下船时已经天黑。
第二天,因为涨水,无法行船。徐霞客又去甘泉寺,想请人拓一张《甘泉铭碑》作为纪念。无奈那个拓工要价太贵,只好作罢。
三十日,抵达*杨铺。闰四月初二,再次抵达永州城北的湘口馆。由于上次已左转溯流考察潇水,所以,这次径直而上。
初四日,到东安石溪驿(石期市)。发现“石期之左,有山突兀,崖下插江中,有隙〔北向,〕如重门悬峡。山之后顶为狮子洞,洞门〔东南向,〕不甚高敞。穿石窟而下一里,可透出临江门峡,惜时方水溢,其临江处既没浸中,而洞须秉炬入。”
他趁船夫上岸买菜搞伙食的机会,攀岩而上,抵达洞口。无奈没有火把,又担心船夫和其余人不等他,只好返回船上。
当天晚上,彻夜下雨。初五早餐后,继续行船。行了二十里,抵达兵书峡。再行五里,抵达沉香崖。这里的风景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崖端高迥处叠纹忽裂,中吐两枝,一曲一直,望之木形黝色,名曰沉香,不知是木是石也。其上有大树一株,正当崖顶。更有上崖一重内峙,有庵嵌其间,望之层岚耸翠,下挈遥江,真异境也。”
在这里,他听本地人讲了一个故事:县令派人来盗取沉香,用巨大的绳索悬在崖端大树上,把人放下去取,不料,突然雷雨大作,沉香树居然看不见了。县令害怕不已,连忙叫停。
这天,他们的船从沉香崖下转南,泊于罗埠头(今绿埠头)东岸。
第二(初七)早上,船入广西全州境内,徐霞客在永州的行旅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