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4节气档案白露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TUhjnbcbe - 2023/9/7 22:30:00

张华(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9日,当太阳到达*经度时为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暑天的闷热已基本结束。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白露也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平气法划分的节气)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阳气在夏至日达到顶峰,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物候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逸周书·时训》中说:“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鸿雁从北方飞来南方避寒过冬;

二候玄鸟归,玄鸟即为燕子,燕子此时自南往北回归故地。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诸鸟开始储存过冬的食物,如藏珍馔。“羞”字同“馐”,是美食。

天气

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自白露节气开始,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接管,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谚语“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即在形容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

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到秋天。我国华南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这时,我国各地的平均日较差(昼夜温差)低可以达到8℃以下,高则16℃以上。其中,新疆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的昼夜温差最为明显,达到16℃以上。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农事

白露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大豆、谷子、水稻和高粱,西北、华北地区的玉米、白薯等大秋作物正在成熟,棉花产区也进入了全面的分批采摘阶段。

从白露开始,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华北冬小麦的播种也即将开始。俗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白露后的天气还有利于蔬菜生产。所以农民在此时节是忙碌的。

白露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因此要预防病虫害和低温冷害。

民俗

收清露。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不同植物上的清露,具有养颜、明目、治病等不同功用,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节气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祭禹王。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禹贡》里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震泽便是太湖的古称,相传大禹治水由北而南,从*河而至江淮,最后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消弭了水患,因此太湖畔的渔民称禹王为“水路菩萨”。虽然神话被视为虚妄,但其中却有人们最真诚的向往。白露时节秋水横溢,鱼蟹生膘,为了能在随后的捕捞季获得好收成,为了能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太湖人会在白露时节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历时一周之久。

吃龙眼。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习俗。传说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的营养。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再加上白露时节,龙眼完全成熟,个大核小、甜度最高、口感最好,因此白露时节吃龙眼再好不过。

喝白露茶。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自白露节气开始至10月中旬是茶树生长佳期。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由此可见白露茶很受茶友们喜爱。

酿白露米酒。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谚语云:“处暑高粱白露谷”,白露时节谷物成熟,家家户户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米酒,待客接人必喝,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相传始于先秦,盛于唐宋,唐朝时期传入日本,今天的日本米酒就是沿用了白露酒的酿造方法。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久远。清光绪元年(年)纂修的《兴宁县志》里就有对程酒的记述,“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

十样白。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以滋补身体,且对治疗关节炎有好处。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因为白露时节,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的“秋燥”症状。而白色食物,多性平味甘,略偏寒凉,正好滋阴润燥。从中医上来讲,白色入肺,五脏中的肺对应五色中的“白”,在季节上对应到秋季。所以,人们在此时以白色食物来预防秋燥。

吃番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在白露这天有吃番薯的习俗。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当地人们认为白露节气吃了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返胃酸,故旧时农家有白露节气吃番薯的习俗。

吃鳗鱼。白露时期的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鳗鱼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推燕车。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到了白露节气,家家户户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养生

预防秋燥。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秋燥容易耗人津液,燥邪伤肺,因此人们常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预防“秋燥”可涂抹润唇膏、润肤膏,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同时,还可多吃一些凉润多汁的水果,如柚子、梨、石榴、葡萄、柑橘等。

适度秋冻。“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健康人群经受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

穿衣。民谚有“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之说,意思是到了白露节气,昼夜温差大,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尤其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的保暖,否则容易着凉腹泻。因此白露节气后要穿好长衣长裤,以免受凉。

饮食。“秋吃早粥”是养生专家提倡的一种养生方式。尤其在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对健康大有裨益。另外,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若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同时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

诗歌

在所有二十四个节气里,名字最好听、最形象、最富有诗意的便是“白露”。在这样一个秋风渐起、露凝而白的节气里,诗人们的创作欲望也被激发了,留下了大量吟诵白露的诗歌流传至今。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题牡丹丛》唐·白居易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白露为霜》唐·颜粲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当代·左河水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1
查看完整版本: 24节气档案白露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