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那些散落在长三角的国家级非遗,都发着光等
TUhjnbcbe - 2023/9/18 20:33:00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Special/beijngbaidianfengyiyuan/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文旅部正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你知道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多少项?分别是哪些吗?今天跟着小布一起看看吧!

龙舞(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年终岁末,家家为孩子赶制绣衣,户户出人出钱参与舞龙。全村如过节一样忙着扎龙、糊灯笼、刺绣、排练,气氛热烈,情绪高昂。舞龙活动一般从头年的腊月二十四开始,至来年正月十八结束。骆山村邻近石臼湖,冬季为枯水季节,宽阔的湖滩就成了舞龙的最好场所。

骆山大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跳珠,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二、跳龙,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引导,大龙高低起伏,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三、跳云,由66名8至12岁男童身着彩衣、彩帽、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在龙身四周围起的空场中表演,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骆山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舞龙特色。一是龙身巨大,长近百米,头宽2.2米、高2.3米,每节龙身长2.8米,一共24节,号称“江南第一龙”。其与众不同之处是无龙尾。表演环节较多,分工明确,舞起来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无论白天夜晚都要在龙身里点蜡烛,由9人负责换蜡,6人放马蹄炮,18人敲锣打鼓,8人吹唢呐。二是参与者众多,骆山舞龙的表演者达到人,分别承担掌旗、掌灯、吹喇叭、舞龙、跳珠、跳云等任务。

由于历史原因,骆山大龙活动时常中断,造成几十年舞一回的局面,扎龙技艺失传,给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幸舞蹈花样还有保留。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流布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其周边的六合、江浦、江宁和皖东的来安、天长等地。它形成于清代中期,光绪年间已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当地的织锦工人与市民在劳作之余常相聚自娱,演唱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每逢盂兰会或婚嫁喜庆之事,市民常邀请工人中唱得较好的玩友摆局表演,演唱者“受请不受物”,白唱不卖钱,故称“白局”,后来出现的收受酬劳的商业性演出则称为“红局”。

南京白局系用南京方言演唱牌子曲,基本演出形式是开席坐唱,即在街头置一长几,燃点香烛,七八人围坐,一人演唱,其他六七人以胡琴、月琴、三弦、笙、箫、铙、钹等乐器伴奏。红局班社演出时,配有绣堂名的堂围椅帔,排场稍显富丽。年后,南京白局除坐唱外,也能进行表演唱和彩唱。其唱腔采用上、下句结构的俗曲曲牌,句与句之间用过门连接,可以无限反复。

南京白局的演唱内容往往与时事新闻和基层大众的生活相联系,代表曲目有《打议员》、《机房苦》、《王老头配茶壶盖》等,也有一些曲目如《金陵遍地景》、《南京风俗景》等,以描绘南京景色和社会风貌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布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等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艺术形式。

海州民众演唱小曲的习俗由来已久。明代嘉靖、隆庆以后,海州五大宫调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随盐业河运广为流传。由于地处苏、鲁接壤处,海州成为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交汇地带,历史上南北方的小曲杂调均在此流传生根,呈现出既融会贯通又诸调杂陈的特色。因交通闭塞等历史原因,这里的民间曲调很少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各类曲牌得以世代相传并完整保存。

海州五大宫调历史悠久,积蕴颇厚。一些明代的小曲如、、等虽几经传衍但仍保存完整;在江浙地区几近失传的乐曲如等也可在这里找到传人,其唱词竟与《白雪遗音》中的记载基本相同;一些演唱难度很高的集曲至今仍有人在传唱。年后,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五大宫调等乐曲已渐呈濒危状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发掘保护将对明清小调研究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民间利用蓝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后来蓝靛发展成为蓝染技艺,至今已逾千年。南通滨江临海,适宜种植棉花。元、明以后,南通地区家家户户都有织女,是著名的纺织之乡、蓝印花布之乡。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被面、包袱、头巾等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长久以来流传不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上流传时间长,普及面广,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南通蓝印花布馆共搜集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一千多件,设计开发蓝印花布系列产品百余种,整理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等,展现出南通印染技艺的风采和魅力。

但是,当前从事蓝印花布印染的人数正在减少,专业人士青*不接,有的蓝印花布已改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传统工艺逐渐变异,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保护已到了关键时刻。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点击观看大图↓↓↓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工艺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施釉和素烧、装匣、装窑、烧成八个环节组成,其中施釉和烧成两个环节极富特色。坯件干燥后施釉,可分为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厚釉类产品通常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如此反复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层以上,然后才进入正烧。素烧温度比较低,一般在摄氏度左右。而釉烧则在摄氏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温、控温,控制窑内气氛,最后烧成成品。南宋至元代前期,龙泉窑曾烧制薄胎原釉器物,施一层釉烧一次,最厚可达十余层。

青瓷烧制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上乘青瓷青翠滋润、莹澈剔透,富于韵味,有“类玉”之美,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

乡村灶头画展示厅↑

嘉兴灶头画省级传承人沈华良在作画→

灶画又称“灶头画”、“灶壁画”,指民间艺人用烟灰、水彩、色粉颜料绘制在乡间农家柴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纹样,是江南典型的乡土艺术。嘉兴的灶画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并影响到周边的杭州、湖州、绍兴以及上海金山、枫泾,江苏吴江、如东等地的相关艺术样式。

在嘉兴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使用柴火灶的习惯,农民新建一所住房,必在厨房中新建一座灶头。灶头须在主家选定的日子由泥瓦匠用青砖、纸筋、石灰砌成,灶上的灶画亦由泥瓦匠绘制。长期以来,灶画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鲜有文献记载。但从嘉兴灶头画世家第八代传人赵祥松的传承历史推断,嘉兴灶头画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流传。嘉兴灶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前,嘉兴共有个村,每个村都有2—3名灶画艺人(泥瓦匠),他们在乡间土生土长,其技艺均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

嘉兴灶画是以灶头为载体来完成的,民间艺人在约3平方米的灶壁上,依灶绘图,适形造型,通常会将多幅画面组合于一座灶头,使之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绘制须在灶头墙壁半干半湿时进行。一般多用白酒调制颜料,造型以黑线勾勒为主,敷以红、蓝、白、黑等色。其题材和内容大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庆有余、桃李满天等,再配上福、禄、寿、喜的吉祥字样,反映着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

掼牛

掼牛是回族民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它来自游牧劳作生活,是宰牲节必备项目。回族掼牛散见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回族聚居地。从掼牛的传承、技巧、观赏、活动规模而论,嘉兴市南湖区的“嘉兴掼牛”独具特色。据嘉兴志记载,“嘉兴掼牛”始于元代回族南迁聚居浙江嘉兴之际,积习相沿,逐渐形成在喜庆节日时举行的民俗竞技活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嘉兴掼牛,规则简单而严格,过程独特。面对触角似剑、暴跳如雷的大公牛,掼牛士赤手空拳与之搏斗,择机双手紧握牛角,运用拧、扛、压等灵活多变的技巧把大公牛掼倒在地,其场面惊险而壮观。嘉兴掼牛评判标准,视掼牛士的技巧和牛倒地的不同类型而定。掼牛有单臂掼、双臂掼、肩掼、扛掼等类型与技法,掼牛的标准分为“失蹄”、“倒地”、“四脚朝天”等,以“四脚朝天”为最高级。

嘉兴掼牛传承人连续4届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掼牛绝技。嘉兴掼牛的特色在于斗牛士凭借武术内功托底,赤手空拳地与牛斗智斗勇,把牛掼倒在地却不伤牛身,有别于残忍的杀戮式斗牛,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人牛角抵的古朴风貌以及“中国式斗牛”以技巧取胜的审美趋向。

嘉兴掼牛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时断时续。近年来,在当地*府的大力扶持下,重新兴起,并且建立了嘉兴掼牛传承保护基地。

灯舞(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鱼灯类传统民间舞蹈,它主要流传于浙江省青田县,是青田渔文化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籍贯青田的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将当地鱼灯中鱼的种类和数量加以发展,同时以大量阵图融入其间,由此形成带有*事操习风格的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的道具呈现出以田鱼为主的淡水鱼形象,舞蹈动作则根据鱼的生活习性设计,演出时以锣、鼓、镲、钹等为伴奏乐器,演员包头巾、系腰带、扣护腕、打包腿,打扮得与古代武士相似。

每逢喜庆节令,青田乡村的民众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届时领队手举长柄大红珠,参演者各举鱼灯一盏,按举红珠者所吹哨子的指挥走出各种阵图。表演开始时多用“进门阵”,行进时以“编篱阵”为基本阵图,高潮时则分出“春鱼戏水”、“夏鱼跳滩”、“秋鱼恋浒”、“冬鱼结龙”等阵图,最后以“鲤鱼跳龙门”结束。

青田鱼灯舞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剑》、《贵妃醉酒》、《陈琳救主》、《偷诗赶船》等一百多出传统剧目,其中《小金钱》百余年来与耍牙的技艺紧密结合,成为宁海平调中最富于特点的代表剧目。

宁海平调的唱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不用管弦而单以锣鼓衬托。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段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演出中除小丑对白外,基本使用宁海方言和“读书音”。“宁海耍牙”是宁海平调表演中独具的一门绝活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主要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几个步骤。艺人取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颚骨上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而用齿、唇、气的各种活动辅助表演。这种表演以精湛的“变口”功夫和狂放的身段配合平调的“三大一小”及等曲牌,塑造出剧中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令人叹为观止。宁海平调中的耍牙技艺独特,程序讲究,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每一代传人都要经历艰苦的练习过程方能掌握。新中国成立后,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改进提高,由原来的六颗耍发展成十颗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誉。

宁海平调为中国戏曲表演增添了一门独特的耍牙绝技,丰富了戏曲脸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引起广泛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散落在长三角的国家级非遗,都发着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