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振会王林森
邓州高氏为炎帝之子孙,姜子牙之后裔。高姓的始祖高系公是姜太公之十一世孙,字祖望,号白兔,谥号敬仲,书称高子。高系之七十五世孙明远公生于元代山西省,为名门望族。明洪武初年由洪洞县迁居邓州尹集,为尹集高氏之始祖。至七世天增,为乡饮耆宾(1),显于乡里。八世铎,例赠修职郎;九世卓,岁贡生,孟津县训导,敕授修职郎;十世念兹,百岁宿耆,为乡饮大宾(2),赠文林郎;十一世明世,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年)考中进士。据《重修邓县志》记载:邓州清代共有73名举人,其中18人考中进士。高家一门就有7名举人,5人考中进士,闾里荣之,影响深远。
本文探讨邓州尹集高氏“一门五进士”的崇高乡誉光环下的乡贤名人文化现象,挖掘其以“百善孝为先”为核心的“重教睦族,勤廉爱民”的世传家风。以期吸收其精华,摒弃之糟粕,扬一姓之家承正能量,弘扬邓州地方优秀社风教化。
高氏家族在邓州尹集定居下来后,虽然务农,却为书香门第,耕读传家,代代俱以科考为荣,把“耕读传家久,书香世泽长”作为族训而辈辈遵循不违。正是书香文化的熏陶,奠定了高家人才辈出的良好基础。其次,与高家相邻而居的王楼村王姓原为大户,村里办有私塾,高家最初的几位进士均曾借光叼惠,在此受业就读。高家显盛后,专门辟出村北关帝庙作为本族学堂,高薪聘请有学问、有德行的教书先生担任西席,凡高氏学子,只要有志科举,俱可在此免费就读。再者,位于邓州市区花洲书院内的“春风堂”,系北宋中叶范仲淹知邓期间为*施教的地方,当年范仲淹就是在这里执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自范仲淹后的数百年间,花洲书院一直作为中国名人凭吊敬仰的文化圣地,“春风堂”的琅琅书声,从未断绝,范仲淹的“忧乐”精神也为代代名儒耆硕传唱不衰,发扬光大。高氏后人中举、中进士后有多位在此教习,并由此走进科场,蟾宫折桂,入世入仕深受忧乐思想的影响。
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一连四道圣旨,再次赠封邓州高氏四代男女十三人,在清代开辟了皇帝赠封邓州高氏族人九代之先河。
高家一门出了五个进士、两个举人。且高名世、高振洛是联捷进士(3),高振宛、高振洛是同胞兄弟。截止高寅生考举人时,还出过5名贡生,8名太学生,18名秀才。他们或读书为官,泽国益民;或仪型乡里,享誉四方,在民间广为传颂,至今乡人引以为荣。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邓州高氏世传并为其子孙中优秀才俊所发扬广大的优良家风。
一、百善孝先
孝的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邓州尹集高氏耕读传家,以“一门五进士”为代表的优秀才俊自幼爱儒家文化的熏染,在行孝之道上也堪为世之楷模。
进士高名世侍母甚孝,其母患病卧床,他五十天衣不解带悉心照料。对兄长十分友爱,终身不愿分家;对侄儿悉心教育,使他们都考中了秀才。进士高叔祥嘉庆十一年(年)二月,调任台湾知府,于七月二十七日在任病故。其子殿举水陆兼程七千余里赴台奔丧,第二年扶榇归里,安葬于高氏祖茔。
探讨邓州尹集高氏“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家训,在当今社会意义重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致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数迅猛剧增,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中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日益弱化的趋势,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开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宣扬传统的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都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邓州高氏至今已历20多代,在这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子世守孙以“百善孝为先”为内核的“春秋匪解,享祀不忒”族训,昭穆相承,井然有序,桃李楹门,英才辈出,人称名门望族。
邓州高氏始祖高明远生于公元年,耕读持家,书香门第,乐善好施,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为礼义修身之人。高明远落户于尹家集,卒于年,享年80岁,与妻杜氏合葬于尹集西北方的段山寺脚下。所生2子,长子高天佐、次子高天佑。据家族传讲:明朝洪武年间,高氏家族刚刚迁居邓州不久,外地的风水先生张义臣在路过尹集村时骤然患病,卧不能起,当时的高氏先祖明远公将其救起,并悉心照料直至痊愈。张义臣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悉心踏勘三天,终于为高家寻访到了一处“三元不败”的风水宝地,即高明远坟地,言称可保高氏家族一百八十年繁荣昌盛。这正是:“善从天地人固本,德遇吉地茫昆仑。人丁繁衍连甲第,卷卷史书总有情”。高氏后裔也真正是明远慧达,人才辈出。
始祖长子高天佐生于年,以农耕为主,兼做豆腐小生意,勤俭持家,为宅心仁厚之人,与妻合葬于尹集高氏老茔内。
次子高天佑生于年,满腹经论,学富五车,以教学育人为业,社交力强,为德高望重之人。然,厄运当头,落难而逃,隐地名,正其身,幸免一死,与妻合葬于堤南高。自明清至今,两大族人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发扬了互敬、互爱、互助的高尚风格。高明远之子孙虽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河南省南阳和湖北襄阳为聚集点。
邓州高氏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自始祖高明远起历经一世的第一阶段为落地生根基业草创阶段。在第五世培育出了岁贡生(4)和广文先生(5)。五世孙高俊甫为尹集先祖第一次立碑。
八世、九世两代的家族兴旺发达的第二阶段。在这两代人中,以高名世、高叔祥和高经祥两代进士为代表,给陵园立碑的数量比第一次多。这其间乾隆五十三(公元年)年,高叔祥在新野县西高营村的高氏祖茔地,树立了一通宗祖纪念碑。这通碑使邓州高氏始祖的名讳有了确凿证据。在这一阶段进士公也将仁爱睦族的家风发扬广大之。进士高名世对人非常忠厚,他和同郡人彭应元一起进京参加乾隆二十二年的会试,都考中了贡士。彭应元还没有参加殿试,因病卒于旅舍。高名世悲痛之余,置办棺木,护丧两千里,将他送回家乡安葬。
十世至十三世的四代为第三阶段:以高彤举、高振宛、高寅生、高绍廉四代进士为代表,给陵园立碑数量更多。自台湾知府高叔祥另茔后,逐步形成的“进士陵园”中文物比较多。这三个阶段所树起的碑,形成了陵园碑林,逢嘉庆十三年(公元年)三月开始,树起第一通的是高叔祥的神道碑。其中在嘉庆十六年(公元年)正月立碑较多。据推箅,这一年是高叔祥入葬三周年。石人、石马、石旗杆等石雕,也是嘉庆十六年同时立起。
高振宛和高振洛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年)立的“神道碑”清楚的记载了高氏迁邓以来的代数及辈分。这一时期后期进士们奉旨为享有特殊荣誉的高叔祥建造了“乡贤祠”。乡贤词建在高宅,高宅为邓州尹集高氏后期进士们的第二故居,清嘉庆年间建造,位于邓县古县衙以西,城皇庙以东,北至城墙有房九十七间,“乡贤祠”位于高宅的前院内。是将高宅前院祠堂改建而,俗称“官家祠”。
高振宛一家四代为官,面族中贫寒人家尚多,他每到年终总是量力给与帮助,婚丧嫁娶则格外给与资助。又于地方设立义墅,置田百亩,帮助族中无力读书的子弟完成学业,人们把它比作范仲淹创办的义庄。义庄活族始于北宋知邓的范仲淹,儒家思想熏陶哺育和深受世传仁爱睦族家风影响的高振宛继承先贤范仲淹的仁心博爱思想,仿效先贤设义墅施惠于族人,功莫大焉。
新中国成立后邓州高氏有了更为空前的大发展,在国民*统治台湾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邓州尹集高氏后人高应笃、高魁元任台湾*务院要职,之后,病逝于台湾,荣葬于台湾。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邓州高氏的发展进入了以年修缮“进士陵园”为标志的繁荣昌盛的第四阶段:是年修缮“进士陵园”后树起的文物标志碑。还有年到年间,尹集族人与各地族人进行族团活动、与社会各界名流往来所形成的珍贵资料。从始祖高明远起,历经“进士陵园”、高宅“乡贤祠”到文物标志碑,形成了以仁爱睦族的家风家训为核心内容之一,以尹集为主体的高氏历史文化现象,其对邓州高氏后裔的教诲和对社会风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来大。
三、重教清廉,忠贞报国是大孝
“诚意正心,立品制行”。邓州尹集高氏耕读传家,世倡忠孝,重视教育,也重视对子孙高尚的清廉品质的培养。这种家传在其以“一门五进士”为代表的才俊人物身上体现更为突出。
进士高名士居家候选时,曾掌教春风书院,又讲学于留古寺书屋,远方前来求学者三百余人,各有成就。后任安徽祁门县令,公余常讲学于东山书院,并捐大部分薪俸资助贫困学子。对一些有才华而勤学的贫苦学子常邀至县衙便宴招待,勉励他们发奋读书,将来报国为民,使该县文风大盛,中举者甚多。
高叔祥在家候选时,曾主讲邓州春风书院,陶成甚众。乾隆六十年(公元年)授福建海澄县令劝农兴学。嘉庆三年(公元年)调任龙溪县,嘉庆四年(公元年)腊月,调任诏安县。在任三个月,主持了一千五百多名读书人参加的县试。嘉庆五年(公元年)年秋,参加了乡试的阅卷,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
举人高殿举,20岁中秀才,即设馆授徒。嘉庆二十一(公元年)中举,主讲春风书院。道光四年(公元年),因书院位于丁字口西的闹市之中,不利于学子读书,他向知州马应宿建议,并倡捐经费,将书院移建于百花洲畔,更名花洲书院。他制定的教士条约,以“诚意正心,立品制行”为本,他在书院的十年间,邓州文风大振。
进士高振宛于道光十八年(公元年)中进士,初授浙江嘉兴府天台知县,又任桐乡县知县,大力兴学,奖励读书,后连任山西宁武府神池知县和蒲州荣河知县,倡办学校。任潞安知府时兴学校,尤其加意培养人才。在府衙内设立育英社,亲自辅导聪敏学子读书,并以自己薪俸济助贫困学子。倡捐薪俸成立登云会,设立同善局,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提供资助。使潞安士风蒸蒸日上。
高氏后人因家学渊源,其才俊人品高尚,入仕之后皆为*清廉。高名世任安徽祁门县令,56岁时病逝于任上,县内百姓像失去父母那样悲痛。卒之日,无钱不能归葬。百姓捐赠甚多,其子高叔祥均未接受,典衣物为路费,扶榇归里,安葬于祖茔。举人高殿举,道光六年(年),以大挑一等委署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卒于永丰官舍,归葬故里,行李萧条,囊无余资。
四、为民请命亦大孝
邓州尹集高氏子孙中的才俊入仕后,无不勤于*事,发扬家之小孝为国之大孝,家之己孝为民生之在孝,爱民如子。进士高名士任安徽祁门县令时,那里民俗粗犷彪悍,很多老百姓抗田赋不缴。高名世勤于*事而宽于刑罚,他亲自对抗交田赋的秀才、监生、普通庶民谆谆开导,让他们奉公守法。在他的感化下,不到一年时间,不仅当年田赋按时按数交了,而且还将往年欠的一万多两银子也交清了。对原来因抗交田赋而褫革的七名秀才、监生,也办理了恢复冠带的手续。
进士高叔祥于乾隆六十年(年)授福建海澄县令,他擅于断案,除弊兴利,不久,使海澄*治清明,劣绅、讼棍敛迹,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嘉庆三年(公元年)调任龙溪县。嘉庆四年(公元年)腊月,调任诏安县。该县海岛星罗棋布,乃商贾要津,民多强悍,常发生械斗;海寇亦常登岸抢掠;不务正业者,赌博骗人,拦路抢劫。老百姓因而不敢进城,害怕公差讹禁;公差不敢下乡,害怕乡人报复。当官的视诏安为畏途,因此废弛多年。高叔祥对诏安的情况首先进行了调查,一到任,即令手下人等不许索人钱财,如果查出违令者严惩不贷,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的礼物和请托。对报来的劫夺案件,他亲往查处,搜捕罪犯。罪犯逃跑了,就通知他的家长限期交出来,严肃处理。从此劫贼销声匿迹。对于械斗者,分清首、从,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因而使械斗之风也平息了。京坑和大布寨两个乡,有数十年的的世仇,互相斗杀。高叔祥深入两乡,再三劝谕,使乡人感激涕零,放弃前嫌,许多家结为亲戚。原来被抢走的女人,高叔祥派人找出来送还其家。对有的已经订婚还没有出嫁的姑娘却被人强娶为妻的,亦判回原家。在三个月之间,判决命案数十件,擒获抢劫犯百余人,数十家积冤得以昭雪,一千五百多名读书人参加了县试。使诏安风移俗易,道路四通八达,百姓亲睦。老百姓都说:“此真民之父母也!”嘉庆五年(公元年)五月十三日,高叔祥奉调离诏安去武平赴任时,数千诏安百姓自发聚集,攀车辕、卧车前不让走。省里巡抚闻知,谕令叔祥暂留一月,让他把治理诏安的方法告诉新任令尹,民心才安。百姓们又十百成群,提篮肩挑,给他送去米、豆、瓜、笋等物,接连几天劝阻不住;还画了他的像、绘制《攀辕图》、把赞颂他的诗汇编成册赠给他。不久,调任武平知县。但诏安百姓一直请求将诏安县令和他对调,于是朝廷再任之为诏安县令。嘉庆八年(公元年)春,因擒获9名洋面巨寇,候升知州,初补厦防同知。嘉庆十年(公元年)三月,代理漳州知府。时“蔡牵兹乱”,高叔祥堵防海口,搜捕周密,在驱逐外番、缉拿海盗、察吏安民方面,广有*绩。九月,升建宁知府。嘉庆十一年(公元年)二月,调任台湾知府,他携一子赴台视事。“四月十三日抵任,适值逆匪滋事之后,办理搜捕事宜并防堵海口、审办各路匪犯,冒署积劳,顿患时邪病症,医药罔效,于七月二十七日在任病故。”年57岁。福建人感念他的功德,将他入祀名宦祠。道光十八年(任成远年),邓州人公举崇祀于乡贤祠。著有《秋芳文集》《卧吟诗》《惜玉*花集》(均已佚)。《重修邓县志》有传。
举人高经祥在嘉庆六年(公元年)大挑一等,授广东海康县知县,补崖州知州,史载其勤*爱民。举人高殿举在道光元年(公元年)举孝廉方正,准以六品顶戴召用。道光四年(公元年)邓州遇灾荒之年,他施舍衣粥,救济穷人;捐施棺木,掩埋饿殍,并写明年貌服色以备认领。上官以“为善最乐”表其门。道光六年(公元年),以大挑一等委署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在任以教养士民为急务,听断尤为明决。到任不久,即清理了积案,其断案之明闻名遐迩,时有“神君”之称。一年大旱,百姓多有断粮者,他立即请示巡抚开仓平籴。可是批文迟迟不发,眼看就要饿死人,高殿举就自己做主开仓平籴。有人说这样作会获罪受惩处。高殿举说:“百姓没粮吃已很危急了,若一定待命而行,不是要饿死人吗?有罪我一人承担。”永丰百姓过去欠赋税较多,官员下乡催缴,鞭打没有交清的百姓。高殿举说:我不能这样做,也不忍心这样做。他以“守分奉公”劝勉百姓,老百姓很快把没有上缴的国课完成了。
进士高振宛初授浙江嘉兴府天台知县,又任桐乡县知县。一到任就修复该县被洪水冲毁的堰陂,兴利除弊,督兴农耕,减赋轻徭。后连任山西宁武府神池知县和蒲州荣河知县,均重视革除弊*,兴利除弊,实心任事。他清查案卷,思虑解决问题常常夜不能寐,十余年如一日。所到之处人民安居乐业,受到百姓称颂。巡抚闻知,屡次荐举,旋以直隶知州保升知府。历署山西泽州、汾州知府,继任潞安知府。潞安积弊已久,他一到任即裁革陋规,兴利除弊;劝农桑;厘定钱粮,杜绝浮冒。光绪元年(公元年),山西发生旱蝗灾害,潞安尤为严重。他倡捐薪俸银千两,舍粥赈灾,使潞安没有饥民,受到朝廷嘉奖,加三品衔,即补观察之职。此时,高振宛因劳疾引退。他离开潞安时,士民遮道攀辕,依依不舍,建生祠、刻去思碑纪念他的德*。抵家数月后,于光绪四年(公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病逝,享年七十岁。
五、挖掘邓州尹集高氏乡贤孝德文化资源的意义
邓州尹集高氏“一门五进士”为代表的才俊人物,他们传承弘扬了以“百善孝为先”为核心的“重教睦族,勤廉爱民”家风家训。作为邓州乡贤孝德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挖掘研究,并发扬广大其正能量的精神财富,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州尹集高氏以“一门五进士”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品德高尚,学养深厚,入仕之后勤廉爱民,*声上达于朝廷,下传于民声,有的活时民众就为他们建有生祠,多于逝后入乡贤祠。正如古人赞美乡贤所盛誉的“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
孝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扎根于民间的母土文化。孝德文化哺育的孝德名人,是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在新的时代,新“孝德”则是指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他们在中华民族孝德传统文化的滋养培育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
邓州地灵人杰,才人辈出,古今孝德名人灿若星汉。邓州“一门五进士”是其间独特的一氏人才群体。挖掘其以“百善孝为先”为核心世传家风家训必有其非凡的意义。“聚财筑梦,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历来为成大事者和治国之大方略。古往今来邓州市孝德名人辈出,可谓是须眉动天地,巾帼耀史册;孝德名人文化已然成邓州特色文化新亮点,进一步挖掘邓州尹集高氏“一门五进士”团体的孝德名人文化现象,寻找其成长基因,探寻挖掘其成功的内、外在元素,再现其成长非凡经历中的苦难、挫折,甚至生死考验,展示孝德名人自我锻造的成长历程,和改造苦难命运推动人类前进的历程。以其个性化的独特的建树来影响社会、影响他人,树立邓州人人景仰学习效仿的楷模。一定能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到更多的邓州历史,体悟到更多的人生智慧,汲取到更多的精神营养,成为新时代的邓州孝德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美丽富庶的新邓州,添一分热,发一分光。同时也为邓州的人才发展战略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大力营造培育人才、造就人才、稳定人才的舆论氛围,以及邓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支持。愿我们对邓州尹集高氏“一门五进士”独特的孝德名人文化的研讨能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生活品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凸显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注:(1)“乡饮耆宾”,据《辞源》解释为:清制,每岁由州县遴选年高有声望的士绅,乡饮宾非地方官员,但他协助地方官员推行教化;任命乡饮宾的条件是州、县境内高年而有声望的,手续是严肃郑重的,选定后要详报总督、巡抚批准,还要把名册送礼部备案。如其中发现有过犯的,除褫革之外,还要追究原举荐官员的失察之责。因此,各乡的乡饮宾,每年都会循例参加各地学宫的“乡饮酒礼”,帮助有司(官吏)推行地方教化。有司(官吏)要推行什么,往往要征询他们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所以一个宗族里的“乡饮宾”就是这个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
(2)乡饮大宾,即“乡饮宾”,乡饮酒礼的宾介(宾,贤宾;介,贤宾之次;多偏指贤宾、德高望重者)。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正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3)联捷进士,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俗称大比之年,地点在各省的贡院。参加考试者是各省选拔出来的秀才、监生或贡生。考中者称举人。考中的举人在次年二月举行的会试和殿士中考中进士,称联捷进士。
(4)岁贡生: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资深的廪生(廪生是生员之一种,给予廪粟)升国子监肄业(有规定名额),因称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5)广文先生,原意: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