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天下冠,太原与全邠。邠故近西凉,种植纷士民。岂但马乳堆,殆若荔子春。为膏为酒醴,香味有此珍。
每次说到蒲桃,总得不厌其烦跟人家说:“是蒲桃,不是葡萄”。别人:“是葡萄不是葡萄?”我:“蒲桃,不是葡萄!”别人:“葡萄不是葡萄?”……反正无论粤语还是普通话,我都说不标准,说来说去最后大家一起直接蒙圈。但不是我不对,只怨中国文字太博大精深了。没事,嘴上说不来,字总能写,下面就来写写这个“蒲桃”。
蒲桃虽说没有葡萄那么好吃,可它的来头一点也不小。葡萄是一种尽人皆知的水果,很多人都喜欢吃,除了鲜吃外,还可风干制成葡萄干,亦可发酵酿造葡萄酒。不过葡萄最早传到中国时并不叫葡萄,而是叫做蒲陶。例如《史记》中提到大宛、安息等国有“蒲陶酒”,其中大宛更是“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到了东汉时期的《前汉纪》则出现了“蒲桃”这个名字,如西域罽(jì)宾国“种五谷稻,多蒲桃竹漆”。到了南北朝时期,葡萄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并且与蒲陶、蒲桃混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
《齐民要术》引《博物志》也说到蒲桃:“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本草纲目》在“果部”对此还特别做了佐证:“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由此可见,蒲桃是葡萄的古称,到了现代,“蒲桃”一名用在了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的身上,又称水蒲桃、香果、响鼓、风鼓、铃铛果等。广泛分布我国南方各省区。
在岭南地区,你要是跟上了年纪的乡亲们说“蒲桃”,大多不懂,但是说起“水蒲桃”那是人尽皆知的。它叫水蒲桃,是说它的果实含有水分高么?不,恰恰相反。蒲桃多被人称为水蒲桃,主要是由于其喜爱生长于水边有关系,由于蒲桃树极耐水湿,能长时间生长于高湿的水边或湖边,为了这个特性蒲桃将自己的果实进化成了中空的样子,这有利于蒲桃果落以后能浮在水面飘到更远的地方,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
虽说现在城市里到处可见它的身影,但是在湖边,那才是它的家,若长在湖边的蒲桃,气质就完全不一样,结的果实也格外圆润饱满。说到它的果实,据说曾经也是颇受欢迎的,在那水果缺失的年代,它还算是岭南佳果的一员呢。清代任监察御史的吴震方就曾对蒲桃这味佳果倾仰不已,在他所写的《岭南杂记》中就记载着这么一段话:“忆幼时在附件永春县食一种名香果,形小圆长,肉松,甘香异常,重握即碎”。
蒲桃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利用这种独特的香气,与其他原料制成果膏、蜜饯或果酱。果汁经过发酵后,还可酿制高级饮料。此外,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桃金娘科蒲桃以根皮、果入药。凉血,收敛。主治腹泻,痢疾。外用治刀伤出血。
关于蒲桃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这东西,到处可见,却从不受人们重视,殊不知来头却不小,除可食用外,还可药用,可惜它的作用很多人都不知,若下次遇见,请重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