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东篱”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描写隐居生活的作品奠定了陶渊明作为隐士之宗,田园诗创始人的位置。而其中最有画面,也是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第三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一词,从此带上了诗人自有的感情色彩。
我们说诗词的意境,其实就是说诗人通过各种意象表达出感情的境界。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被诗人使用之后,对事物的描写就赋予了一种脑海中特定感情的反馈。“东篱”就不再只是东面的篱笆,它指代了五柳先生整个隐居自得的生活和“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就好像我们看到“西风瘦马”,自然想起漂泊的旅人,我们看到“老树昏鸦”,自然联想到天涯孤独,我们看到“刀剑如霜”,自然想起塞外刀兵,纵马北疆。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诗词的“有我之境”,世间万物随着诗人的目光所及,染上了诗人心内感情的特色,成为一种特殊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意象,而不再是简单、生硬的客观描写。
经过千万人、不同时代的诗人对这种大家都认同、并且愿意继续使用的情况下,这些意象就会逐渐固化。从最开始的可拆分变成后来的不可改变。
比如陶渊明在写《饮酒》的时候,假如这篱笆不是在东边呢?他会不会写成“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北山”?这是有可能的。可是事实不是这样,而文章一旦产出并流传,这些意象,包括“东篱”,“南山”就已经固化,不再是简单的客观事物。那么后世诗人在描写这种类似于隐居生活的时候,自然就会使用已经固化“隐逸思维”的东篱和南山,来指代篱笆下的菊花或者其它适合隐居的山。
关键是取其名称下指代的意思,也就是使用大家都认同的意象,可以在有限的诗词文字中尽量延展感情又无须多用笔墨来解释。这种固定意象的作用和用典是一样的。
“东篱”因“采菊”而名。菊花,外表淡雅,独傲秋霜,是高洁之士的精神寄托。屈原便有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五柳先生《饮酒》里,菊花不但高洁,更有了隐逸避世的含义。从这里起,“东篱菊”就成为一个成典,被那些有归隐之心的诗人们信手拈来。
不过“东篱”和其他的固定意象稍有不同,因为它本身(篱笆)的常见性,所以后世诗词使用得非常多。而诗人们在使用这个固定意象的时候,不只是使用五柳先生的隐居的意思,同样会带入自己的情感。这样“东篱”这个意向的含义就越来越多,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使用。
比如白居易就非常喜欢用“东篱”。如《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还有《闰九月九日独饮》:
*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在白居易手中,“东篱”和菊花的羁绊就更加深了,而且每每用词都是重阳佳节赏菊之时。而且我们细品乐天作品,就会发现他的心思和陶渊明当时是不一样的。陶渊明就是去官归隐,是个真正的隐士。而白居易却是身在朝中,想归隐而不得,可能也没那么想归隐。只是中国的文人,每逢仕途不达,流贬之时,都有这种归隐田园的潜意识。
白居易还专门写过《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思间。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所以他虽然每到重阳提“东篱”,每每想归隐,但总归只是想法和向往罢了。
“东篱”在白乐天这里,又多了一些求归隐而不得的惆怅。
基本上唐朝大诗人,都使用过这一成典。如杜甫的“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高适的“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可以说这一意象在唐朝就已经在文人中普及。
进入宋朝,由于词牌的兴起,很多文化用词开始在普通民众中大肆流传,宋词中“东篱”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易安居士李清照也很喜欢用“东篱”这个意象,如《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易安居士前半生悠闲,后半生流离,“东篱”于她,大概念只是一种平静生活的寄托,这个意象到了这个时候,就不再有五柳先生避世的执着,甚至也没有白乐天仕途颠沛时的憧憬,有的只是希望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的奢求了。
不过就算“东篱”的意思随着使用者不同的变化,业不影响我们如今创作古诗词时候的选用。“东篱”不管新附着了多少个人的情思,其精髓仍然未变,是源自陶渊明的精神上的超脱出尘。
一个固定意象到底如何使用,有它本身所传达固化意境的限制,但更加需要创作者的巧思契合,让每一个意象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从而完成诗词整体意境的构造和提升。
而不仅仅是堆砌古词意象。
堆砌古词不但不利于意境层次的升华,甚至能让人一眼看穿写作者的肤浅。
如今的古风,大多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