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翻阅到楚林的新作《诗经如画,本草如歌》,觉得很新奇,《诗经》怎么可以和《本草》联系在一起?读着读着,一种很空灵的意境,豁然展现在面前,有《诗》中暖暖的人文之情,也有《本草》中淡淡的草本之香,氤氤氲氲,似在晨曦珠露间跳着桑林之舞。
《诗经》,固我之所爱;《本草》亦我之所执。作为一名学习和从事中药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三十多年了,医院中药房那浓浓而特别的草药气味中,与各种药材朝夕相处,看到的是干瘪、僵硬,没有生命的植物尸体,却从没有想到她们曾是绿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命,曾经在轻燕的呢喃中萌发嫩芽,在蜂蝶的炫舞下开花结果;更没想到她们一个个会从《诗经》里走出来,风姿绰约。楚林却让她们在一个个温情浪漫的故事里复活了。再一次翻开《诗经》,眼前已不是原来的荒古与衰草,而是一片葱茏与清新……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
《诗经》,这部收集于民间的歌谣作品,像一条清秀隽永的河流,几千年来一直流淌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那些美到令人窒息的句子,不知出自怎样玲珑剔透的心?就像用花草编织花篮,每一首歌谣,她竟然能随意地用身边普通的植物,编织人们的爱情和快乐!仿佛人的情与思,人的愁与乐,本来就是从植物里长出来的。而楚林竟让这些草木在瞬间有了色彩,有了性格,有了感情,且凝霜带露,绿意婆娑。
楚林这位隽秀的江南女子,出生在医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血肉里浸满草木清香,骨髓里灌满艾汁兰汤,衣袖间迷漫着《诗经》的遗殇。一味草药就是一个故事,一款款故事娓娓道来,一味味草药就生动起来,鲜亮起来,原来这些在我们身边平常不过的植物,竟是那么与众不同!带着祖先的记忆,带着《诗经》的清韵,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身体疗伤,为我们熨帖心灵。
细品《诗经》里走出来的本草,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从记事开始,就与这些可爱的草类开启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也许自己的前世和今生本就是一棵草,在鸿蒙岁月的一次梦醒之后,遭遇了风雨,邂逅了阳光,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慢慢生长。
记忆里,没有见过母亲什么样儿,每次见到别的孩子扑进妈妈怀里,掀起衣襟吃奶,就害羞地跑开,不知为什么,心里梗梗的,嗓子咽咽的,眼里像有水浸润,起了一层薄雾,就爬上门口那棵杏树。那时杏儿不大,像刚孵出的小鸡,毛绒绒翠生生的,三五个挤成一堆,躲在透亮的叶子下面。一阵风吹过来,叶子扑簌簌抖着,杏儿欢快地跳着,叶子就像杏儿的妈妈,细心地呵护着杏儿,不让太阳晒着,不让风吹着,不让雨淋着。杏儿都有妈妈,我为什么就没有呢?我紧紧抱住又粗又黑的树杆,多么希望这杏树就是自己的妈妈!就摘下青杏儿一颗咬了一口,呀一一那个酸啊!小小的眉头皱成一只蜗牛。忽然发现,咬破的杏核里,竟然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软软的,并不饱满,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偎依在巢里。
我下了树,问在树下张着嘴看杏的彦儿姐:“这是啥?”彦儿姐说:“这是小燕子,你孵一孵它就长大了,还能飞呢!”“真的吗?”我好奇极了,就摘下好多杏儿,拿到奶奶的被窝里,一动不动地坐在上面孵,心里好像已经看见满天飞来飞去的燕子。
奶奶回来看见了,问我:“让儿,你坐在被窝里干啥呢?”
“奶奶,我在孵小燕子,我要孵好多好多小燕子!”
奶奶好奇地掀开被子,忽然咯咯笑起来:“我这愣孙子,杏儿咋能孵出鸟儿呢?杏核是药,它里头那个白白胖胖的杏仁啊,能治咳嗽,还能润肺化痰呢!”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门前的杏儿不但好吃,还是药呢,每当我咳嗽时,奶奶就会把攒下来的杏核取一把,一个一个砸破,细细地剥出里面的杏仁,放到锅里小火焙一下,焙出了香气,就让我抓着吃。入口一咬,那爨爨的香气,直沁人的心肺,很快,咳嗽就慢了。
后来,等我慢慢长大一点,能在外边跑了,就跟着村里的孩子一起采蒲公英,采地丁,摘酸枣,摘枸杞子,挖地骨皮,去山里挖柴胡,挖苍术,挖*参,拿到供销社卖了换学费。想不到这穷乡僻壤,到处是药材,只要肯下力气,就能有收获。谁说草木无情呢?村庄里所有孩子的学费都是这些草药换的。至今我还记得柴胡叶子像竹叶一样那特有的筋脉,枸杞子那鲜艳欲滴的红色,*参那像铃铛一样紫色的花朵,以及蒲公英那美丽的小花伞……
采苓采苓,首阳之颠。
……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
第一次翻开诗经,吟吟哦哦,发现古人竟然和我一样从小采药为生,不管秦风魏风还是周南之风,开篇即采,茵茵青绿,娇娇草木就是她们生活的底色,仿佛她们的欢乐,她们的爱情,她们的思想,都是从草木里长岀。采药的过程中,去想一个人,一定很美也很幸福。
首阳山,就是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两位倔老头儿饿死的地方,他们也曾在山上山下采薇而食。读诵这首诗,我们仿佛还能看见两位贤者佝偻着身子采食的身影。不知他们采薇时,想的是什么?恐怕只有亡国的忧愁了吧?
后来考学,竟又*使神差地上了中医药学校,阴差阳错地学了中药专业。在学校里,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的花花草草,对人多么有用!寒热温凉,性情各异;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呈,敛天地之灵露,集日月之精华,修成那阴阳极致的魂魄,入于人的五藏六腑,归于人的正经奇脉,调节阴阳,滋养气血,疏通经络,与人情同手足,血脉相融。这些来自《诗经》的本草,在人的生命里开出绮丽而温情的花朵,帮人驱走病魔。老师说了,人的生命,本来就是靠草木续养的,气血所生,五行所归,皆赖于草木。人与自然,本就一体呀。
记得见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去南山采集药物标本。南山就是秦岭,那可是我国植物的天然宝库!“秦岭自古无闲草”,那些品类繁多的花草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惊为仙子。什么五加科、豆科、萝摩科、桔梗科、伞形科、菊科、茄科等等,多到数也数不清,每科都有好多药物,形态特征相似又有区别。我们用老师总结的歌诀一一分辨查找,非常有趣!什么“蓼科都有托叶翘,花被单层色显要”;“豆科都有豆腥气,荚果种子无胚乳”;“菊科叶缘分裂齿,头状复花管舌蕊”等等,就像《诗经》里的歌谣。我们用这些鉴别特征,在满山遍野的植物中,为她们寻找亲戚,然后小心翼翼地采下来,制成美丽的植物标本。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既新奇又快乐。一群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阳光明媚的山坡上,嬉闹着,追逐着……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我心则悦。
登上南山,说是采蕨,可见不到那人儿,心里怅然若失,一旦见到了他呀,心里就像喝了蜜!这份心情,古今何异?
工作之后,与这些草类朝夕相伴,相濡以沫。日复一日在药柜之间辗转腾挪,感觉人生就像这草木,在水与火之间苦苦煎熬,辛甘酸苦咸,慢慢才能熬出浓浓的味道,用难言的苦涩,治疗身体或心灵上的伤痛。这样的煎熬,根本谈不上诗意,只不过为了谋生罢了。可对于这些草木,又怎能无情呢?每天的抚摸中,她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对每个人的脾性,都了如指掌,知道她们虽然卑微,却各有神通,不是等闲之辈,只是和我一样,默默地为人付出着,无怨无悔。
楚林本是中医,在她的故事里,那些从《诗经》中散落出来的花花草草,生活中随处都是,信手拈来,鼓捣一下就能治病。细想一下,我们的生活里何尝不是如此?生姜、大枣、花椒、肉桂、绿豆、小麦……哪一样不是药呢?《*帝内经》里讲“药食同源”,这些在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材,经楚林的细心调配后,竟然能发挥神奇的作用!看似漫不经心地唠叨,实则是对中医药精神的融会贯通,寓治疗于饮食,融医药于生活,求的是中医药学的另一层境界。
荡漾在《诗经》的波韵里,本草与我,相互搀扶,走进岁月深处。忽然在河边上,遇见一棵桑树,郁郁葱葱,袅袅娉娉,仿佛刚从《诗经》里走出来。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
山谷里的桑树多优美啊!叶儿青青又繁茂。看见那人儿,让我如何不欢乐?
那人儿是谁呢?隔着两千多年的时空,我还是闻到一股淡淡的草木幽香。
空谷里,那棵绿荫如盖,枝叶阿娜的桑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披满香蒲与艾草,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采了一些白芷、薜荔、杜衡之类的草药,看着秋天的最后一缕光从这巨大的桑树枝叶间透过来,嘴里不停吟着诗:
桂棹兮兰枻,研冰兮积雪。
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原来是被流放的屈原大夫采香草路过这里,虽然疲惫,眼里的神采还是一如既往。他遭人馋谄,卓越的才能不能发挥,远大的抱负不能实现,可他的爱国热情一点也没有减少,对生于楚地的一草一木,爱如家珍。尤其是对这些品性高洁的香草,爱之尤甚。他看着这棵郁郁苍苍的老桑树,觉得这桑树就像自己,叶可以清肝明目,枝可以祛风利水,皮可以泻肺平喘,根可以清热定惊,用叶子养的蚕吐出的丝,可以织成华丽的衣裳,情暖人间;蚕儿即便死了,也是一味药,可以息风止痉……浑身上下,竟没有一点多余。
“尽其粹而鞠躬兮,唯灵修与桑菊。”
即便这样,她也和我一样,寂寞地站在这山谷荒野里,被人遗忘。
这些草木,生于荒野,虽然卑微,对人却是最有用的。她们就像屈原一样,用诗的光辉,扶摇在我的生命里。
作者简介
郭锋,网名“曲水流觞”,凤翔中医人。喜欢自由恬静淡泊生活方式,酷爱国学经典,崇尚往圣遗风。喜摄影,善出游,偶为文,且习字等,近年有多篇摄影及文学作品在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推荐阅读●郭锋
关山行
●郭锋
鄜畴寻迹
●郭锋
磨西古镇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