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可是单身狗最忙的日子
跟着媒婆到处相亲去
正月可还是新人摆酒结婚最集中的时候
大家在和新人喜酒的时候
知道闽清结婚都有那些习俗吗?
下面就来听听乐享闽清给您聊聊
年前,闽清婚姻是全包办的。青年男女没有交往,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靴头对靴头,草鞋头对草鞋头”。父母请媒人奔走于门第、财产相当之家。媒人因跑腿多,难免借故在男女家中吃饭,故有“媒人顿、百二顿”之俗语。谈对象第一步多是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要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贴囝”。把这“贴囝”让算命先生“合婚”,看看双方年龄、属相配对不配对,姑娘“八字”“清洁不清洁”,有否带“剪刀爿,铁扫帚”之类恶煞。为了慎重,再把这男女“八字”,同压在祖先香炉下,三日内无“冲破”(家中人畜物件无损)算是吉兆,也算是祖宗“审查”通过。如果认定可以结亲,男家便遣媒往女家议聘。议聘内容主要有聘金、饼肉、绸色、布色(布料)及妆奁等。东桥、下祝等“江北”地区还加“五海”(目鱼等海干货5种)。
彩礼各地不同,各时期也不同。20世纪20年代以前一般聘金二三百块银元,40年代中期货币贬值,彩礼改用谷子,一般三五十担。当然也有较文明的,只领一两百斤饼肉还办些嫁妆。妆奁有“全红”“半爿红”“铺陈箱”数种(全红,办4架橱;半爿红,3架橱;铺陈箱无橱,只有被毯、椅斗、皮箱),豪富之家还办“随车”(办田产、婢女)。婢女、田产怎么“搬”法?婢女坐小轿,田产用特制的“脚桶”抬稻根,一颗稻根代表一亩地。贫富不同,嫁妆各异,但镜箱、灯、马桶必备。因为镜可镇妖,灯谐音“丁”(子息),旧时妇女不出门,马桶当然更必要了。
接着就是订亲,也称“插定”,这仪式在女家举行。写明“议单”,交出彩礼的一半,称“上半礼”。但俗例“拘礼不拘办”,就是女家要的通通写明,男家一定要交,女家办什么不得计较。现在“议单”只写项目,早年议单还加文绉绉的八股序头。如:“盖天地之正气,应阴阳之配合,良缘由凤缔,佳偶自天成。二姓好合,柯人之伐,夫妇匹配,偕秦晋而成婚。是以三财彩备,六礼婚成,允之柯议,杜诸后言,永以为好也……”看来早年不乏“先冤家,后亲家”之事。为免争议,送礼收礼双方都有文书。
女家将男家送来的礼鸡礼饼分送给亲戚长辈。受礼者按送礼等级备衣料等送贺,称“添箱”。最亲的亲人、亲戚在姑娘出嫁前宴请一次,称“起轿骹”,这是“送别宴”,也是人之常情。
嫁娶多在秋冬举行,因此时人们有余暇,且粳秫谷已收成,以便酿酒及办宴。为确定婚期,男家要预先将择定的日子单遣媒送女家,并付余下的财礼,称“下半礼”。如遇父母之丧要在百日内完娶而提前,或因准备不及而延期等特殊情况,要再遣媒说明。
早年婚姻不自主,姑娘多有怨气,故出嫁前有“骂媒人”的习俗。姑娘当众指着媒人骂:“媒(人)媒伓(不,音因)是,因为毛米落喉咙,故此到处去骗。乱讲奴夫是洋下,实际家在深山角角垅。前门老虎过田垅,后门鸟囝啄秆芒。”“会做媒坐长头桌,(不会,音卖)做媒坐尾桌,乱作媒毛敢上桌。”骂了媒每也骂父母:“爹娘目圆奢(眼歪斜),只看番钱一又一,毛管女囝有食共毛食(不管女儿死活)……”字字血,声声泪,这是对当年不合理婚姻的血泪控诉。
结婚前一天,男家动人马、带花轿、金鼓班(乐队)、礼书大帖(结婚证书)、“过门担”(猪肉等)到女家。妆奁当日搬回,金鼓班当夜留女家吹奏。彩礼有欠者一定“合清”,因为俗例“赊猪赊羊不赊诸娘”。女方回赠礼鸡一合,鸡用红线扎脚,俗称“红线羁脚”。
结婚当日,姑娘每卧床不起,称“赖床”。“赖床”有两种原因:一是当时人封建思想严重,太早起怕人说“不正经”,“爱做新妇”,“昨夜是躺在‘鼎面’上睡的”(鼎面即锅盖,因煮早饭,故锅盖要早揭);二是难舍骨肉深情,总想多拖延一些时间。所以“江北”地区花轿多拖至傍晚出发,男方有提火把接轿的习俗。
时间迟了,如姑娘又赖着不起,母亲急了,每是长歌当哭地催道:“日头且顽弯(又高又大)呶妹啊!今旦是我妹结婚好日子呶妹啊!我妹着起来梳妆呶妹啊!”梳妆照例是选“好命妇”。“好命妇”用布线捻去新娘脸上的汗毛,称“开脸”,象征处女生活的结束,再不是*毛丫头了。接着就拜跪父母及内外亲长辈准备出发,受拜者给“磕头礼”(红包),多少不拘。那年代人迷信,姑娘出嫁,除打办嫁妆外,还送“花”(竹尾枝叶上饰绸花、爆米花等)、苎根、芋头、五谷种和夹骨肉、针线箩、鞋袋囝、苎线、碎布等“衣食头”,以示新娘如种子能在新地扎根,开花结果,做个和睦团结、勤俭持家的好媳妇。娘家怕这又怕那,又怕家门“风水”被“拔”走,又怕路上遇邪,所以想出种种镇邪避*措施。如为防娘家“地气”被“拔”走,姑娘由长兄背上轿;为防路上有“煞气”,姑娘头盖红罗,胸挂“照心镜”(铜镜),颈挂桂圆串;花轿出门,兄弟便“拉轿”三下,有的干脆把大门关紧,不让“财气”溜走。花轿所过村庄,沿途有“看新娘”的习俗。如果两轿相遇,双方互放鞭炮,以取吉利。当午,女家办“出阁酒”待客。
男方迎娶,准备更充分。结婚前夕,便“刣猪谢天地”,报答“天地”鸿恩,并张灯结彩,贴门联,褙新房;为避邪,新房门贴“张仙师(道教创始人张道凌)骑虎”等图画。奇怪的是旧时红联为何都留“白头”?据讲这是一千多年前的遗俗:南唐兵下入闽,把当地无诸国的后裔都杀了,还要与他们妻子成婚。妻子们不从,提出要为其夫“做孝”的先决条件……所以红联都留二三寸白纸头。结婚前晚,新房开始“安床”,就是铺好新的“荐铺”
(有草垫的被铺)。床下放芋种,床上新郎有“好命人”伴睡,以示新郎能像“好命人”一样福寿双全,多子多福。据考证这“安床”是“教囝做郎罢”,是性知识“传授”。因旧时人早婚,对性知识一无所知,故“传授”很有必要,可后来却流于形式了。
结婚当日,男家喜气盈门。花轿将至,亲族要持高照(长柄的大灯笼)、火把接轿。男家当然也重视防煞避邪,凡与新娘属相相克的亲属要回避。厅堂准备齐米筛和“火鼎”等物。“火鼎”内放木炭、茶叶、盐等物件并升火制煞。一对男孩持灯笼分立轿左右。“伴房嫂”(喜娘)边掀轿摘新娘颈上的桂圆串远抛,好让孩子们争抢,边扶新娘下轿跨米筛绕“火鼎”三圈,以示跨“日月”,过“火焰山”。接着请新郎“揭盖”,就是新郎一手拿厘戥(称钱、分、厘的小秤)一手握尺把新娘头上的黑纱揭起。“伴房嫂”唱吉词,每唱一句,观众随喊一句“好呀!”吉词有“揭盖揭得高,新郎官起厝连买田”“揭盖揭得矮,新人明年做奶奶”等。“奶奶”有两层意义:一是生孩子当母亲,一是丈夫当官了,自己也有了诰封。所有吉词,三句不离买田、建屋、生囝、中状元之类俗人的最高愿望。从中亦可看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眼界。拜堂按“一拜皇天二拜祖、三拜公婆四夫妻”的程序进行。接着就是公婆给新妇“授簪”,主持人去“拖”长辈让新郎新娘来拜跪。城关地区还增加个“传袋”,就是在地上传铺花袋,由“好命人”持龙凤烛引新郎新娘进洞房,以示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
新郎新娘进洞房并坐床沿时,新郎要牵新娘裙襟而坐,表示女听男话,女服于男。这其实是旧社会全国性的男尊女卑的“杀威风”习俗。婚宴开始,宾客在厅堂开宴,新郎新娘等在洞房饮“合欢酒”,名为“合卺”。当晚,喜娘递新郎一块插针红布,新郎给红包(据讲早年这布本是白的,因一新郎发现其妻“无血”,疑非处女,致新娘自缢,故后来改为红布了)。红布为何插针?据说是为新婚夫妇做爱时防发生“上马风”之用。新郎若发生“上马风”,人事不知,射精不止,新妇即用针刺腚部,新郎受刺痛,即从昏迷中醒来,精止有救了。另外,招呼一多兄弟的孩子进新房向新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意生男。“开桶”前内放的桔子和“花彩”(红包)归男孩。
翌晨,伴房嫂扶新娘去厨房拜“灶神”,动一动厨具,名曰“出灶”,也是新妇操持炊事的“上岗礼”。与唐诗上说的“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的习俗相符。
结婚当日晚宴后要“闹房”。“闹房”有“三日无大细”之俗,即结婚当日起三天内不论长幼,不论内亲外眷均可参加“闹房”。“闹房”前新房紧闭,“闹房”的带头者(俗称八仙头)在房外唱“房诗”。“房诗”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但都强调内容好,有格律,有押韵几方面。
“房诗”有四字句的,如“手拍房门、福寿双全,早生贵子、连中‘三元’;有五字句的,如“拍门响连声、门联灼灼新,新人生得好、可像观世音”;有七字句的,如“三拍房门喜盈盈、男才女貌结成亲,金鸡昂首迎婚礼,喜鹊登梅报佳音”“五拍房门响旁旁、满座春风喜气昂,自由恋爱感情好,夫妻恩爱百年长”“九拍房门九件全、九世同居张家门(指张公艺),九门提督甘国宝、九十九子周文”……
唱“房诗”者多凭诗本唱,直唱得“守门者”满意才开门,这倒没什么;问题是进房内,带头唱诗者还得将预放在床上的物件即物吟诗,唱一首,搬出一件,这颇需才情了。床上物件全取完后,“闹房”的人才能看新人,才可以要新郎新娘演戏谑性节目,大家戏谑欢笑到深夜。从婚礼仪式看,内容是封建礼教,宗教迷信,男女性爱等的“大杂烩”。透过“大杂烩”的外衣,从中依稀可看到上古婚姻的痕迹。据郭沫若考证:新娘头上“揭”的盖是上古社会抢亲的蒙头巾。当堂交拜,当时就是当场交配,洞房即山洞。闽清婚礼似乎也不乏此类痕迹。迎亲打头的高照分明是族外婚夜晚抢亲留下的火把影子。桂圆串摘下,不正是解开抢的“新娘”的套颈绳吗?“火鼎”的火既是上古婚姻的圣物,也是迫婚的“威吓物”。压而不服,“新娘”被关进山洞。久叩不开,最后不是主人率众“破门而入”,逼新娘“就范”吗?其中也不乏性文化、性知识、性演示和生育常识的“传授”。从这角度看,闹房“做戏出”为何语言粗鄙,总喜欢围绕性爱的拥抱、接吻等动作出题或演示,就不难理解了。
夫妻同居后,大功告成。接着就是搞好联姻工作。新娘离家,难免心焦,回家看看,很有必要。新郎既是岳家的“半爿囝”,上门拜会,也理所当然,也符合人情道理。这项人际工作主要有两次:一是叫“请转马”,旧称“回鸾”。婚后二天或三天,新娘兄弟二人提鸡面请新郎新娘“转马”,男方备宴款待“亲家舅”。旧时人早婚,故新女婿出发前,父母要指导些民俗礼节,免落入对方强“灌酒”等圈套,出洋相,留下“傻女婿”的笑柄。新女婿到岳家后,叩拜祖先、岳父母;岳家也备宴请女婿,并送小鸡一合。如三日内“转马”的傍晚即回,第四天“转马”的可以过夜。二是翌年正月,岳家还有“请回门”之例。新婚夫妇再回岳家,备粉干、饼等礼品分送岳家亲人,受礼者要轮流请女婿,俗称“春酒”,也称“扛顿”;最后岳家也备宴回请办“春酒”的亲人,谓之“回敬”。
“五四”运动以后,闽清风化渐开,千百年来的封建礼俗开始松动。因闽清出外谋生的人越来越多,见识增加,也大大促进了婚俗的改革。知识界开始初兴“文明结婚”,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童养媳等旧婚俗受到冲击。“文明结婚”仪式是向天地、祖先、主婚人行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主婚人、证婚人、宾客致词,新郎答词,新郎新娘向亲友行礼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州两度“沦陷”,部分省城机关学校迁来闽清,又促进了闽清风俗的变革。一般婚姻多由媒人撮合,再通过父母和配偶同意,虽少有自由恋爱而结合,但婚前男女间多有“对看”或“偷看”之例;结婚年龄也相对提高;“骂媒人”“赖床”“背上轿”“过火鼎”等旧俗逐步抛弃;新娘盖头罗也换成“抛帽”,大襟婚装也改成旗袍,学些新式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府颁布了《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违者给予法律制裁,传统上包办婚姻和迷信礼俗逐步革除。50年代中期,社会出现了不要彩礼、不办嫁妆、新娘不坐轿的新气象。结婚之日由介绍人、新郎带队到女家接亲,新娘由女伴陪同步行到男家。结婚不办酒,只分发些糖果而已。这当然也和当时收入有限有关。
60年代,闽清已出现“看家当”习俗。提亲时,介绍人带姑娘及家人去男家了解家庭状况,并吃顿饭,男女青年已有机会接触交谈,这是一个进步。但因当时生活困难,加上“文革”大乱,故致旧婚俗又回潮,女方又开始索彩礼了。起初为“三个五”(礼金元,礼饼、礼肉各50斤),后来涨至“三个七”,再后来饼肉也涨至一两百斤。“江南”一带,70年代还新创了“见面礼”(红包)。“见面礼”起初只给岳父母,后来扩大至几十份,且写在彩礼“议单”上。饼肉除部分索实物转发亲友换取“添箱”外,其余都折价抵礼。聘金加抵礼,竟是一项可观的收入。故当时嫁女颇有赚头。当然也因姑娘文化高低而异,文化越高越不让领钱,故有“小学女,千三三;中学女,五百三;大学女,贴被单”之民谣。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好转,财礼也进一步提高。迎亲已时兴用小型拖拉机。女家新创向男家索“三机一转”,要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物件做女家办男家的嫁妆。实际上是用男家的钱做女家体面的婚俗。90年代,城乡经济又上台阶,财礼也再上台阶。除提高财礼外,还素要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金手镯等高档物品;还时兴洞房要新盖、家具要新潮、酒席要大办、迎娶要汽车的习俗;城关和“江北”一带还要男家出钱为女家办“出阁酒”之俗,虽说可免聘金这项,可一开口都是一二十桌,比聘金贵得多;此外还有“过门担”(肉)、鸡、糖、烟、“花彩”等许多项,七算八算娶个媳妇要好几万。解放前“高价女”最多也不过50担谷子,而今单女方就拿走一两万,折算谷子达多担,比旧时贵得多,又造成男方新的“结婚难”的现象。这能怪女方吗?不能。早年人穷,嫁女有的为过日。今日大家生活好了,谁还要卖女赚钱呢?没有。多数人是贴钱,暴发户贴得更多。因为他们都认为女儿也是儿,家业也应分一份。故有人办存折,办套间,办摩托……讲实惠,男方最合算,娶了媳妇又得财,又使家庭“现代化”。但经济不好的家庭,一次性抠出那么多钱也够呛了。这能怪谁?主要应怪当前婚俗崇奢不崇俭。
眼下婚事虽存在铺张,但男女青年已实现婚姻自由,父母不再包办了。婚期多选节日,婚礼文明时髦,新郎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新娘婚纱旗袍,潇洒大方,昔日低眉羞涩之气荡然无存。我曾见一新娘下轿车就揽上妆奁中的布娃娃,噔、噔、噔地同新郎携手上厅堂举行婚礼。这大胆的举动,坦诚的婚育意识,不免引起宾客们会心的微笑、衷心的祝福。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标志,当然也是精神文明取得的结果。真正达到早年理想婚姻“握手初行平等礼,同心合唱自由歌”的地步。有的旅行结婚,有的集体结婚,婚俗已有一定的改革。但因地区不同,文化不一,有的婚礼虽充满“洋气”,难免还夹杂些拈香拜跪什么。有的村庄旧俗还不少。如同厝同年婚嫁者一定要“先嫁后娶”,姑娘出嫁还有“拔衣食”习俗。过去“拔花轿”,现在花轿改汽车,汽车拔不动,只好不拔,但“拔花担”(装衣料的层篮担)的旧俗仍然保持。
特殊婚姻
因受封建礼教、儒家伦理、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旧时闽清也出现一些特殊的婚配形式,有的甚至是变态的、不合礼俗的、违背法纪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因受家庭经济影响的:(1)童养媳。考虑到家庭贫困,孩子长大后无钱娶亲,只好自幼抱养女孩。及龄后可免花彩礼,只要在除夕,男女共拜祖先、公婆后即算“圆房”结婚。(2)“上门”。又称“入赘”“招亲”(闽清人称姑娘招婿为“招亲”,妇女招夫为“上门”)。因无力婚娶,男只好就婚于女家,男改女姓,成为女家的一员。(3)“桃花夹竹”。如甲方只有母女俩乏人赡养,乙方只有父子俩无力娶媳。甲方给乙方一定条件,到乙方相对成亲。这样两家合一家,解决了婚姻及供养问题。(4)对换亲。亦称“姑换嫂”。两家对象都难找,双方议定,将甲家的男女与乙家的男女互换成亲,达到互为夫妻,彩礼互免的目的。(5)收继。俗称“接针”,又称“接亲”。如哥不幸死亡,弟又无钱娶亲,为免一嫁一娶的麻烦,弟便与嫂成婚。(6)典妻、租妻。甲方无力娶亲,只花少量钱去租妻、典妻。期满取赎,妻回乙方,所生之子留甲家传宗接代。无力取赎者,妻永留甲方。(7)共妻合养。兄弟(或几个人)无力单独娶妻,只好几人合娶一妻,也算“多夫一妻”吧。
因受封建礼教影响的:(1)早婚。因家庭富有,又受“早子早福”“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影响,父母包办,让未及龄的子女结婚(一般十五六岁就婚配)。(2)“指腹为婚”。男女双方世谊情深,当两家妻子怀孕时就互相约定,若生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这是未出世先包办的婚姻。(3)“未婚节孝”。又称“迎白裙”。即两家订婚后男的死亡,男方照样迎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拜堂,女的只得穿白裙终身守寡,为“未婚节孝”名声而葬送青春。
因客观原因及自身品质问题的:(1)“三卖”。“三卖”一般有两种:一种系自身条件差、到处被人嫌弃,被卖了一次又一次;一种是自己贪图享乐,见异思迁,嫁了一回又一回,寻找更优裕的婆家。所谓“嫁使嫁得熟,没鸡也有肉”。(2)“三妻四妾”。一男和几女婚配,男子有钱又贪色,娶了一个又一个妻妾。(3)“四目”。丈夫健在,妻子不办离婚手续擅自与人结婚,两夫四目相对,嫉恶如仇。
此外,还有“一出”,指寡妇改嫁,旧俗认为非*花闺女,是“次品”;“拍蚀角”,指童养媳未婚夫死改嫁,旧俗认为死了夫的不圆满,缺了角;“作填房”,指嫁给死了老婆的;“带子嫁”,指丈夫死亡带子出嫁,少领财礼,夫家要养“寄生子”16岁后回原夫家……未必好听的名词。不过,这些婚姻本身并不违法,也无品质问题,只是传统民俗上无端受歧视了。
特殊婚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有的是远古乱婚时代留下的陋俗,有的是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利用特殊方式解决特殊条件下的人群婚姻问题,有积极的一面,但大部分是畸形婚姻,是不健康的,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为新《婚姻法》所不容。因为它多是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如寡妇改嫁,多是被人当商品买卖。每是夜间,被男方“夺亲队”用篾圈、被单捆绑劫持而去。有的到拜堂时才发现丈夫老傻病残,就像祥林嫂一样大喊大叫,拜不成天地。塔庄早年一寡妇被抬进男家大门才发现受骗,便大喊:“进葬呀!进葬呀!”一句话揭露了旧礼教坑害妇女的吃人本质。可闹有何用?反抗强烈的,请专职的“劝事婆婆”一劝,不服也得服。
因为那时代妇女无独立能力,无经济权,加上缠足跑不得,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那年代用砒霜煎“鼠菊饼”毒杀亲夫传闻似乎特别多,这大约和不合理的婚姻有关吧。更残酷的是传统礼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丈夫死了要“守节”,不再嫁,要立“贞节坊”。烈节者当场为夫殉节。当年坂东有个“莲姐”的为夫殉节,轰动一时,但实际上她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特殊婚姻又产生不少迷信的习俗。如寡妇出嫁,便设计出“骗*”之俗:预先在三岔路口为寡妇亡夫设供烧纸,附近安“火鼎”及篼;趁“亡魂”享供之际,寡妇甩下衣服、鞋子等亡夫熟悉之物,急速跨过“火鼎”上篼而去;以为这样“亡魂”过不得有火焰的“火鼎”,又找不到妻子,只抓住妻子的衣服、鞋子等物……据讲这样就可摆脱前夫“*魂”跟踪作祟。姑娘死了,又有父母为她“设策”之俗。据讲姑娘死了,皇帝会敕封她为“二花*娘”,准她变成“美女”自找对象。因此墓地要建在通衢大道上,以便“据道选夫”。男子被迷、重病在床、胡言乱语……男家必请道士念咒与*娘“和解”;“和解”不成,便甩“法把”(据讲内藏天兵)拨兵驱*,组织人马大轰大嗡(又赶又呼喊),称“喝亡”;道士如制服不了,最后必发狠在*娘坟上“订钉”,使之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有的父母怕亡女遭“订钉”,死亡时即花钱“招夫”,夫抱女神主牌同亡女“拜堂”并“骑棺”,以示已成“有夫之妇”,不再是“*娘”了。真是可笑之极。
来源:梅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