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决战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展会”)在深圳开幕。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慈善行业盛会,慈展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贵州三穗县咸鸭蛋、天柱县鲜花饼,广东陆河擂茶,云南元阳梯田红米,三亚中廖村果酒……走进脱贫攻坚馆,华侨城集团(以下简称“华侨城”)展位上的一系列展品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精心安排的云直播也获得场外大量“点赞”。这些质优价廉的农特产品,都来自华侨城参与帮扶的地区。其中,与华侨城长期结成帮扶关系的贵州三穗、天柱两县,目前已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第八届慈展会华侨城集团展位现场
“截至6月30日,华侨城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在展会现场举办的深圳经济特区扶贫实践交流分享会上,华侨城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华侨城以“六大路径”帮扶思路(即人才扶贫、产业扶贫、基金扶贫、旅游扶贫、短板扶贫、文化扶贫)贡献了文旅央企智慧和方案。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华侨城提出以“六个迈向”踏上新征程,确保摘帽不摘责,同时持续探索“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新路径,并从生态文明、公共艺术等多维度共同发力,勾勒小康路上的华侨城特色行动图。
从“六大路径”到“六个迈向”:步步夯实小康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开的一剂“良方”,也为华侨城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帮扶脱困迈向乡村振兴、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从消费扶贫迈向全线营销、从帮扶两县迈向全州全域、从人才培训迈向挂职培养、从简单帮扶迈向全面战略合作。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六个迈向”是华侨城在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新思路,将从帮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挖掘,各方面实践正加速落地。在慈展会现场,苗绣非遗传承人万妹度受邀展示贵州三穗寨头村苗绣一绝——挑花刺绣,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项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让非遗文创走出大山,更要让它们在市场上站得住脚。为此,华侨城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联动旗下企业打通线上线下营销平台,从资源嫁接、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发力,以全线营销的创新模式开展帮扶工作。今年4月,在华侨城的协调推动下,广州君子优品电子商贸有限公司与万妹度苗绣工作室签订品牌帮扶协议,共同打造万妹度非遗苗绣文创品牌,通过提升挑花苗绣的经济附加值与市场辨识度,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建立长效机制,这也是华侨城“六个迈向”的题中之义。截至今年9月,华侨城已累计向天柱、三穗两县投入帮扶资金超万元。在此基础上,华侨城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在帮扶地区加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电子科技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带动产业下沉到农村,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慈展会华侨城展位,苗绣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挑花苗绣
产业沉下去,效果浮上来。在天柱县,华侨城针对油茶的种植特性,将栖凤油茶生态园基地的产业链延伸到发展油茶林下养鸡、养牛,实施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农作物等方面,促进林下生态经济发展升级,带动当地15.6万人增收;在三穗县,华侨城以“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模式发展大闸蟹养殖基地,立足当地农户养鸭经验优势,开发三穗鸭产业扶贫项目并带动商品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
在助力贵州黔东南州走向小康的幸福路上,华侨城步履不停。今年7月,华侨城集团与黔东南州*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依托华侨城产业优势、结合黔东南州资源禀赋,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新时代全国扶贫协作新模式和“央地合作”新样板。
从“面子”美到“里子”:蹚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三区三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两年,位于西藏林芝市的多布村“冒”出了一处网红打卡地——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
近年来,以高体验性和高互动性为特征的汽车营地成为旅游新热点。这座地处国道线上的汽车营地,是由华侨城集团与深圳市南山区*府联手打造的扶贫示范性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华侨城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综合考量了景观、产品、流线等情况,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设计、安装装配式建筑,联动村里资源修缮村容村貌,升级营地设施配置,打造旅游环线。如今,从线林芝段放眼望去,雪山环绕,江河清澈,树木葱郁,一个个白色的帐篷点缀林间,美不胜收。“我从小就在多布村长大,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多布村村民曲吉尼玛,是汽车营地餐饮部的工作人员。年3月,她参加了华侨城在村里组织的招聘并顺利入职。“在这里,华侨城提供了很多技能培训。现在工作环境好了,也有稳定的收入。”曲吉尼玛说。
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曲吉尼玛的故事正发生在越来越多人身上。目前,汽车营地已为当地4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并计划于未来十年内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援户人的定向扶贫工作。村貌焕新颜,村民心里甜,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上,华侨城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让眼前这幅乡村振兴新图景,从“面子”美到了“里子”。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华侨城集团总经理姚*表示:“华侨城在践行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坚持立足当地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依靠路径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打磨具备当地特色、可持续的方案。”目前,除了贵州、西藏,华侨城还在云南、海南、广东、四川等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为抓手,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本届慈展会现场,华侨城通过线下展陈和线上直播,推介特色农产品——红米。这些红米来自华侨城参与保护性开发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有82个村寨、近6万名村民生活其中。近年来,华侨城通过多种形式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架起了扶贫产品和市场之间的爱心桥,帮助景区农户销售梯田鸭、古树茶等农产品,其中,每年帮助农户销售红米多吨,让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同时,运用“景区带动”脱贫致富的做法,将元阳哈尼梯田打造为4A级旅游景区,招收本地员工,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每年按比例提取景区门票收入交由当地*府,用于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良性循环”。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游客体验“梯田认种”
今年,华侨城还创新提出梯田认种计划。认种后,游客可到梯田体验传统农耕活动乐趣,并参与保护梯田活动,秋收时还可品尝到“自家”的农产品。新玩法为景区拉来了人流,也带动了红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农户脱贫增收。目前,由当地20余户农户提供的40亩梯田已有30余亩被成功认种,收入模式初见雏形,利益联结机制日趋紧密稳定,使贫困群众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让人们看到了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景。
从生态文明到人文滋养:让小康生活更有“滋味”
日前,华侨城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通过大量案例讲述了华侨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责任央企故事。在慈展会现场,来自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志愿者正在为观展者进行讲解:“华侨城集团年从深圳市*府手中接管这片湿地,秉承‘保护、修复、提升’的原则,历时5年,耗资超2亿元对湿地进行保护性修复、持续性提升,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
多年来,华侨城坚守生态红线,将“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深圳华侨城湿地到武汉东湖湿地、南昌象湖湿地、顺德桂畔湖湿地……华侨城对湿地进行修复、保护,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并开展丰富的公众教育活动,将其建设成为引导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