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从来不缺少神话故事以及传说,其内容大都来自于民间,但内容及主体,却都各不相同。有关于自然的、动物的、人物的、甚至……总之、人们在谈及到此的时候,大多总是把话题聊到虚无至“天马行空”般的境界和深度,说白了就是越说越神呼。而关乎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却也总能聊得肃穆、庄重或言之凿凿的态度!
而深藏祁连山脉深处的马蹄山上,就流传着关乎于一座寺庙的传说。但要说到这座隐匿在群山之中的寺庙,就必须先从这个介乎于真实与虚无之间的传说聊起。马蹄山上马蹄寺,但这座寺不再山顶上,而是嵌在山体崖壁之中,这种形制,在我国叫做洞窟。而寺叫马蹄寺,这窟却叫“三十三天石窟”。石窟内就留有传说中的主角、一个“马蹄”印记。我想,这山与寺的名称,就是来源于这个“马蹄”的印记了。
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初到这里时,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以仙气十足的感觉,以至于在山对面想要看清马蹄寺的真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怪就怪在这山谷中的小气候,之前还是昏昏暗暗雾气蒸腾的缥缈隐约可见,转瞬间便一道祥光乍现,云开雾散后,嵌在山体中的马蹄寺露出了真容!
你看,我说的是不是有点那种言之凿凿的严肃劲儿,但如图所示,这确实也是当时亲眼所见景致。而寺、是真实存在的一座嵌入山体的寺庙。再说这“天马留踪”的马蹄印记,之前说了,传说和神话都到了“天马行空”的地步,这“天马留踪”也就不奇怪了。
而“三十三天”石窟的这个“三十三天”,在佛教里,有着至高无上地位与尊崇。“三十三天”本是佛教欲界里最高层“忉利天”的俗称,以此命名洞窟,足见对善乐之所的神往以及坚定不移的信仰。我在想,假如僧侣在此地修行,其境界及肉身定能涅槃成佛,以达到跳出三界外、并最终抵达极乐净土之地呢……
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大都是人们基于现实而虚构或演绎出来的,无外乎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及愿望,更填补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精神与信仰所产生的的美好寄托。而位于马蹄殿的这个酷似马蹄的印记,则正是“神骥足迹”传说的开始。相传,这是格萨尔王的坐骑“天马”所踏出的印记……
盖因是格萨尔王骑天马途径此地,恰逢天气晴好,风景秀丽,天马自作主张欲停留于此歇息赏景。就在天马急速下降且刚一落地的时候,格萨尔王猛的一下勒住缰绳,随即天马再次腾空而起,可着地的马蹄却在山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该印记留下后经历很长时间却清晰可见,古当地黎民百姓将蹄印当作神迹或吉祥物来供奉甚至顶礼膜拜……
打这以后,慕名前来的人们越来越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僧侣。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再加上“天马留踪”的神迹,僧侣们便在留有神迹的地方建造了寺庙。就这样,临松山便改名为“马蹄山”,普光寺也更名为“马蹄寺”,就连山谷里的河流也改名为“马蹄河”了。其实,以上的种种,都是人们对传说中的传奇人物藏族英雄格萨尔王表达的敬仰之情!
据说,自打这寺庙建成之后,从此香火不断,且在最鼎盛辉煌时期,僧众最多的时候达千余人同在!而经历了多年后的今天,在寺庙里时常还能看见有在外云游的僧侣途径此处便前来挂单、或特地前来是朝圣、诵经。据后来了解到,有不少前来的僧侣大都是不远万里而来的,可见其虔诚与信仰!
不仅如此,想要登顶“三十三天”石窟最高层,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进入洞窟的入口处开始,便显现出了洞窟通行的艰难与局促狭小的空间。行至最窄处,我竟然要放下身上的背包单独通过,然后再将背包递送过来。而大多数通行的小路,还都是向上盘桓而行的,台阶高陡不说,手脚并用外加闪转腾挪……
“三十三天”洞窟共有七层二十一窟,不仅途中的路窄,更有的洞窟也是仅容一人通过,且有的洞窟往往进去后就没有了前行的路,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转个身在出来,但已经进入结界之地的我,虽无佛教信仰,但既然见了,虽然没有顶礼膜拜,也是心存敬意的稍微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便离开了。
在此,我也想奉劝那些体格过于“健硕”的人们,不要盲从自信的强行通过,真的很容易卡在洞口处……而且,即便是这样狭长而上的小路,上下且只有一条,也就是上来的,下去的也大都仅此一条,卡在那里势必造成拥堵。相对于下层,顶层大殿的空间,还是不小的,但也仅容十余人同处一室,在这里、可以看见圣灯长明,而供奉的,便是绿度母菩萨(观音化身)
大殿内有六七个僧侣席地而坐,手拿经文,嘴里则不断地传出诵读的声音。虽然我根本就听不懂,但却好似能体会处些许的祥和与片刻的安宁。而走出大殿,于廊道处凭栏远眺,你或许能悟出为什么“天马”会钟情于在此地驻足,而因下降速度之快,刹车之猛导致留下的踏印之深的原因了!
此时、山间依旧有着淡淡的雾气没有散去,但既是这样,也依旧不能掩盖住这里葱茏滴翠般的茂密林木所覆盖的奇山与丽水!而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向远方,这里都能呈现出似一幅没有边际的“画卷”!
马蹄山、一座峰奇景秀之山;马蹄寺、一座时光流转中虔诚不减却还依旧绽放出艺术瑰宝般的华光溢彩!而山寺相融的它,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