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四川
撰文/树人
图/兴文石海景区
兴文石海位于宜宾市兴文县,景区有五绝,分别是天坑、怪石、溶洞、苗乡风情和僰人历史。
这五大景观,放在任何一处,都足造就一个特色突出的景区,兴文石海五绝合一,资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正因如此,兴文石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地质公园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年,兴文石海获评“首批四川省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入选“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
习惯了川西藏羌、凉山彝族这些民族风情的游客,到了兴文县就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这里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苗族在四川分布甚广,宜宾地区的苗族有9.86万人,占了全省苗族总人口的76%。而兴文县的苗族人口超过五万,作为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实至名归。
兴文苗族不但人口数量多,分支也多。全县苗族一共有十三个支系,人口较多的有白苗、红苗、梳梳苗、纠纠苗、花腰苗等,其中白苗人口最多。
从这些名目繁多的分支可以看出,兴文苗族与其他地区的苗族大有不同。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长期汉苗混居,当地苗族同胞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在农耕技艺、大型节庆方面与汉族比肩。历史上受到僰人(都掌蛮)影响,这里的苗族同胞也吸收了一些僰人习俗,比如赛神节、石工技艺等。此外,多批次的移民迁徙,也带来了不一样的苗家文化。
因此,兴文县的苗家风情既有苗族的共同点,又有属于当地的地域特点。到兴文县,不但能体验到苗家风情,还能体验到别处没有的苗家风情。
在兴文石海景区“石海涌泉”景观上面,有一座石海古苗寨,被誉为“中国西南第一苗寨”。有“川南苗王”之称的清初兴文苗族长老就住在这里。现在的苗寨是按照旧有形制在原址复建,占地1万7千多平方米,所有建筑全木结构,青石铺地,树皮盖顶,依山傍水,有“一坝一潭八廊楼”。
一坝为苗族文化广场,一潭为龙吟潭,昔时苗寨姑娘挑花、蜡染、织锦、纺麻等常于此漂布,因此龙吟潭又称漂布潭。进入苗寨,苗王宫、太子楼、镇海楼、女儿楼等,是值得游览打卡的景点。
如今的石海苗寨,已经是兴文苗族文化博物馆,活态展现苗家的餐饮习俗、传统工艺、文化艺术。
刺绣、蜡染、苎麻纺织、苗家饰品是最能体现当地苗族工艺的代表物,也是当地主要旅游纪念品。
兴文苗族在音乐歌舞方面也颇有造诣,苗寨里每天会有两场歌舞表演。
其乐器以芦笙为主,也有唢呐和箫琴。其音乐分为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和萧琴曲调,每曲调各有若干种。民歌曲调可分为古歌曲调、情歌曲调、飞歌(大歌)曲调、丧歌曲调和祭祀歌曲调几种,各有其特点。
芦笙曲调是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曲调分为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祭祀曲等几种。唢呐曲调则是主要在当地举办丧事中使用。兴文苗族的舞蹈多以乐器命名,如芦笙舞、铜鼓舞等。其中铜鼓舞多为节庆仪式表演,芦笙舞则充满生活趣味,分单人舞、多人舞、狂跳舞三种。
兴文苗族也有吹木叶的传统,曲调俏皮悠扬,还可以传讯问答,是山林一绝。
花山节是苗族传统节日,一般在正月里举行,集郊游休闲、竞技娱乐、歌舞传情为一体,也被称为苗族情人节。兴文石海就是兴文县花山节的主要举办地,每年都有海内外苗族同胞齐聚石海踩花山,盛况空前。兴文石海景区也因此被授予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
去了兴文石海,当然要看各种奇山怪石。
兴文石海的奇山怪石以灵秀为主要特点。这里的每一组山石都有惟妙惟肖的造型,让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民间传说。
从苗寨出来,就是地质博物馆。如果是带孩子的游客,不妨先去这里参观一下,让孩子整体了解石海的全貌,也学习一些地质知识。
之所以将地质博物馆建在这里,大概是因为这里多处化石遗迹,是天然的科普场所。地质学家在此发掘了大量三叶虫、珊瑚和螺类化石。同时,在石海和溶洞里面,还有更多海洋古生物化石分布。这也证明了石海在远古时代的确是一片汪洋,其“海”并非浪得虚名。
过了化石遗迹,会看到一片石头园林,亭台廊榭假山盆景应有尽有,颇有人造园林的几分意趣。但这片石头园林为纯天然形成,如果真是人造,大概也只有仙人才可以造出如此洞天福地。
这条环线还有“龙女牧羊、象鼻石、群羊下山、牧羊犬、石林叠翠、玉兔皇冠、月映雄狮”等景点值得探访,每一处都惟妙惟肖,每一处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然,最重要的景观还是七女峰本身,七座高约数丈的嶙峋石峰,宛如七位美女亭亭玉立,因此被当地人称作下凡的七仙女,因为眷念这一方风景才留在这里。
过了七女峰,有一个岔道口,一边是毛狗山环线,一边是石海迷踪环线。
赶时间的游客,急着去天坑开始地心探险,可以先走毛狗山路线。不过,主流玩法还是先走石海迷踪,到了天坑再去毛狗山。
石海迷踪,地如其名,游道纵横交错,怪石嶙峋峥嵘,仿佛进入迷宫一般,第一次来的游客,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难辨东西。
这里共有十三处打卡点,分别是石门坎、破花瓶、苗条关、九曲回廊、发财树和青春藤、步步高石芽、秀峰观景台、八戒求亲、女身树、悬棺遗址、夫妻峰、豹子潭、生命之柱。
这些景点,大多都因其形貌而得名,望其形而知其意。“女身树”为石缝中间的一棵老树,八十多年树龄,依然亭亭玉立犹如女子身形。“八戒求亲”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观感,有的角度看到两人亲上了,有的角度又好似被拒绝了,颇为有趣。“夫妻峰”是在连绵的青山上,突兀出现的两座石峰,望之犹如夫妻二人相依相偎,恩爱模样羡煞旁人。
在这些景点中,有三处不可不去。
“秀峰观景台”视野最为开阔,居高临下,茫茫石海尽收眼底,是一处绝佳打卡点。“九曲回廊”最为奇妙,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有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味。“悬棺遗址”最有历史内涵,这座悬棺在掉落,文物部门在棺木中铜圈子、竹筷、青花碗等随葬品,并在一把带鞘铁刀上发现了刻有“阿旦沐”三字。据考证,悬棺主人与明万历年间占据九丝山的阿氏三兄妹同属一族,他曾是阿三妹的一名得力干将,在与明*官兵的战斗中战死,后被安葬在了这里。
在石海迷踪环线附近,还有一座僰寨,是了解僰人历史的胜地,不过这个稍后介绍。过了石海迷踪,就是豹子山路线,这里有千年古屋、无底洞、石海情话、三柱擎天、石海古猿、弥勒打坐、雄狮护玉玺、玉兔神龟、石海秀峰、丹青一壁、观斗坪等十一处景点。
千年古屋也是石头形成,酷似房屋而得名。无底洞深不见底,当地人盛传是唐僧师徒取经的劫难之地。这个洞其实是地表流水溶蚀后的天然穿孔,下面就是地心探险要经过的天泉洞。在这里看天泉洞,觉得下面就是地府,而在天泉洞看这里,又觉得是仰望天庭,颇为奇妙。
石海情话酷似一对夫妻相对而立,其中一人还背着孩子。由于这里紧临僰寨,又被人们联想到僰人女首领阿三妹身上,说这石头就是阿三妹夫妻所化。
三柱擎天属于峰林景观,孤立的三座溶蚀山峰,犹如三座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因此得名。
出了豹子山,就是天坑大漏斗了。在这里可以折返回去看毛狗山风景。不想参加地心探险的游客,也可以从这里回到景区入口离开。
毛狗山虽然名字很土,风景却是颇为清幽。这里有猴子潭、寻乐台、万兽台、乳浆泉、豁然台、天眼、老子石像、净心谷这八处打卡点。
从天坑到毛狗山,首先看到的是净心谷。这里青山苍翠竹木扶疏,的确是一处净心养神的好地方。传说老子道经写成后,曾用阴刻和阳刻将经书内容刻于两侧石壁上,若逢立春之日日出时,壁上阳刻经文便会显现,而逢立秋之日皓月当空时,阴刻经文也会显现。旁边的老子石像因石峰酷似老子造型而得名,仙风道骨衣袍曳地,真是栩栩如生。
毛狗山还有三处名胜不容错过。
其一是万兽台,奇山怪石呈现出百兽造型,骆驼踱步,鹰击长空,老龟打盹,雄狮逡巡,一个个都活灵活现。
其二是猴子潭,山上的峰石犹如大猴背小猴看热闹,让人想起猴子捞月的故事,于是景区为这处景观配上了人工湖,使之更有趣味。
其三是乳浆泉,状若马蹄的黑色钟乳石,其中有水流滴入窝池,当地人称之为石浆。古人认为这种“钟乳液”具有生津、通络、活血、健脾等功效,因此在先秦时期,僰人献给周天子的贡品里面,就包括这种“钟乳液”。
兴文石海的主景区,犹如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两个鱼眼,分别是苗寨和僰寨。一个繁荣昌盛,一个消亡于历史长河,其中感喟,令人唏嘘。
兴文石海的僰寨,原名为钻子坳僰寨,于明万历年间因战乱而毁。现在的僰寨为原址复建,占地平方米,由七组建筑构成,采用原寨遗存墙石,按僰族独特的生活起居及习俗而建,分练兵场、寨门、祭祀厅、起居室、泡菜房、小吃谷、议事厅、茶房等。同时,这里也有工作人员按照僰人传统进行妆扮,演绎僰人的礼仪和歌舞。
兴文县是僰人历史的完结点,因此通过石海僰寨,可以了解到僰人的大部分历史。
僰人是非常古老的一个民族,其铜器炼制工艺非常发达,形制有几分三星堆的风格,是华夏先民南迁之后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可谓是华夏古民族的活化石。
僰人立国很早,与古蜀开明氏同期,在殷商时就定居在四川东南部,因追随周武王伐纣有功,其领袖被封为僰侯。
周朝的分封制可是非常严谨的,异族不封,无功不封,实力弱小也不封。僰人被周天子封为侯爵,意味着血缘关系是得到承认的,实力和功劳也不小。就连楚人都只得到一个子爵,僰人居然能封候,可见周王室对僰人的认可程度。
僰人安居一方的生活,在秦灭古蜀开明氏之后,被彻底打破了。
僰人长期的山地生活,养成了矮小有力心灵手巧的特点,僰人擅长冶炼铜器、开山凿石,以及制作各种工艺品。早在先秦时期,僰人就经常被当作奴隶掠卖,达官显贵以拥有僰奴为荣。秦灭巴蜀之后大搞建设,兴修水利开设直道需要大量工匠,僰人更是被大量掠夺贩卖。秦史籍称之为“僰僮”。
除了作为工匠,僰人还被当成宫廷演艺奴仆,侏儒丑角、杂耍艺人,大多由僰奴担当。
汉武帝时期,灭夜郎国,置犍为郡,遣使唐蒙通僰道,打通南方贸易大道。从此,僰人所居之地即为中央直接命任官员管理,也就是说,僰人已经归顺汉朝,并且没有爆发多大的冲突。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向南开拓,对孟获为首的南蛮诸部,依然是采用软硬兼施的怀柔*策。
但是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势力向南延伸,矛盾就变得尖锐了。唐朝时,因地方官贪腐暴虐,僰人反叛,后遭到镇压。宋朝*和五年僰人又在首领卜漏的带领下,在僰王山上修建堡垒据城造反。宋*用“火猴战”攻山,僰王被擒之后接受招安。
宋元之交,四川汉族地区战火连绵数十年,以致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僰人趁机扩张,势力范围覆盖珙县、筠连、兴文、高县等地,兵锋直逼叙州、泸州。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元,立国之后派兵西进,沿袭旧制,对僰人地区派遣官员直辖。
明朝最初对僰人寄予厚望,试图将之塑造成“改土归流”*策的先进典型,对僰人提供了相当优渥的*策优待。
然而,纵子如杀子。不成熟的“改土归流”*策,加上僵化、贪腐、无能的地方官,使得一切努力都成为泡影。过度的*策纵容,使得僰人心态膨胀,失去了敬畏之心。在民间,僰人跋扈嚣张,欺压其他民族,导致民怨沸腾。在官方,僰人藐视明朝官员,得寸进尺,但凡不顺心意就聚众暴乱。
短短十余年间,僰人就将明廷的耐心消耗一空。于是在洪武27年,明廷在戎县(今兴文县)设置千户所防范僰人。明成祖永乐年间,总兵官梁福开始对僰人进行第一次征讨。僰人溃败逃散,明*无法追赶,“乃招安之”。
明廷对僰人的由爱生恨,僰人对明廷的蔑视和复仇,由此拉开序幕。有明一朝,从洪武到万历,先后十二次征讨僰人。
明朝嘉靖年间,僰人已经开始杀官掠人。据《珙县志》记载,官*中的巡检被僰人杀死,知县妻孥也被僰人掳走。僰人此举,激发了明朝官员恨意,使得主战派气势高涨,只是朝局混乱,这才没能发动打击。
明万历元年,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决定将僰人作为反面典型,铁血镇压永绝后患,以此震慑西南诸部土司。
十四万明*云集叙州,由刘显领*,先取凌宵和都都两寨,随后围困九丝城。在四川巡抚都御使曾省吾的攻心宣传之下,有多名僰人下山投降,然而僰王阿大依然顽抗。
9月9日,是僰人每年一度的赛神节。或许是因为战争阴云的缘故,这一次赛神节的九丝城格外热闹,僰人痛饮狂欢,大醉之后放松了警惕。是夜,明*趁僰人熟睡,发动突然袭击,大破九丝城。民间传说,是九丝城中的汉人奸细打开城门放进了明*。
由于曾省吾对僰人下达了灭族令,刘显大*破城之后,又展开地毯式搜捕,直到寒冬十月才收兵。至此,僰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彻底中断。曾省吾取偃武修文之意,将戎县改名为“兴文县”,县名沿用至今。
当然,僰人也并非真的灭绝了。投降的多名僰人,融入了周边其他民族。侥幸逃脱的僰人,也不再以僰人自居。于是宜宾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僰王后人担心被清算,就改“阿”为“何”,混进了其他民族,所以当地何姓之人有一部分是僰王后裔。
僰人的消亡,可以说是历史的悲剧。僰人固然跋扈好战,明朝官府和当地汉人也有过错。
明成化年间,僰人选择臣服,朝廷答应设置土官以安抚之。然而前来设置土官的钦差汪浩本就是主战派,在当地汉人的蛊惑下,诱杀僰人余人,试图逼反僰人。为了成功设立土官,僰人忍气吞声,选择了委曲求全。然而汪浩认为僰人所图甚大,于是阳奉阴违,一直拖着不设立土官。
明正德年间,安置在筠连的流民与僰人一部争田。僰人找官府控诉,然而官府为了完成安置流民的任务,对僰人诉求置若罔闻。见到官府偏袒自己,这伙流民更加不讲武德,利用僰人怨忿情绪,故意挑起事端,诱使僰人复仇,趁机伏杀数百人。僰人当然不能忍,由此爆发数万人的起义,结果又遭到残酷镇压,损失惨重。
如果说,洪武年间的僰人,是嚣张跋扈之后自食其果。此后的僰人,就是一次次委屈积压成怨愤,一次次奋起反抗之后又遭到残酷镇压。从“改土归流”先进典型,沦落到“杀鸡儆猴”的反面典型,僰人以两百年的蛮勇,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民族史。僰人消亡的过程,为我们今天的民族团结提供了宝贵教训。
僰人辉煌的历史,也为当地留下了受用至今的宝贵财富。
悬棺古迹,既是僰人墓葬文化的体现,也是他们环保意识的体现。他们爱护环境,认为病死、横死之人不吉,土葬会污染土壤和水,于是将之埋葬于悬棺。
僰人的主要墓葬方式,其实还深基墓穴。在宜宾南部的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都还在先后发掘出僰人的深基墓葬。巨大如墙的石板,采用榫卯接口环环相扣,由此形成严丝合缝的墓室,彰显了僰人的工艺实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僰人还喜欢改造生活出行环境,家园附近的山石,凿空之后用作居室和窖藏;道路旁边的山崖,开凿石洞供路人避雨歇息;山岭上的石壁,也凿出落脚坑以便攀爬。漫步在宜宾南部的农村,时不时的就会遇到这种别出心裁的石工造物。这些细节,体现出了僰人的生活智慧和共享精神。
僰人出色的石工技艺,还影响了周边民族,当地的苗族、汉族老百姓都受益良多。如果僰人如今还存在,必然会是一个出色的工匠民族。
看完了地面的奇山怪石,体验了苗家文化,凭吊了僰人历史,接下来就该到兴文石海最神奇的天坑溶洞冒险环节了。
兴文石海天下奇游
天坑与溶洞,是兴文石海的两大绝美自然风景。
其天坑犹如一个大漏斗,当地百姓俗称“天盆、漏斗、聚宝盆”。天坑长径米,短径米,深米,比美国阿里西波漏斗大了近三倍。
沿着天坑腰部,有一条天然形成的栈道,其中一段被当地人称为“红*岩”,曾有一个女红*在这里坠崖牺牲。
年2月4日,长征中的中央红*红一*团红二师进驻兴文县五村(今石海镇)。一名卫生员见到苗族大嫂抱着发烧的孩子,就留下来帮她诊治。但是女红*也因此耽误了行程,被追兵追上。女红*慌不择路,误入天坑,不愿落入敌手受辱,跳下了几十丈高的悬崖。当地苗族村民将她的遗体寻回安葬,并称此地为红*岩。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来到这里,听闻这段感人故事之后,奋笔疾书题写了“红*岩”三个大字,并安排刻在对面岩壁上。
沿着天坑往下走,就是会到达特大溶洞天泉洞。
之所以名为天泉洞,是因为有一股地表流水从天窗一般的泉眼流下来,在地底形成一个湖泊。这个湖,就是如今著名的天心湖。
天泉洞是兴文石海众多溶洞之一,也是唯一对外开放游览的溶洞。天泉洞总长10.5公里,排名中国溶洞长度第六位,由于岔道太多又分为许多层,为免游客迷路,目前仅对外开放约4.5公里左右。
天泉洞的地心探险,初段为第四层和第三层观光游览的3公里,这一段路有灯光有步道,游玩起来最为轻松。第一层和第二层的1.5公里,则是保留了相对原生态的面貌,作为探险体验项目。游客参观这里,需要携带照明设备,路途也颇为难走。
天泉洞前一段有文化长廊,两侧岩石上有许多刻石题字,都是以前文人墨客题写的诗词。紧接着就是“洞府天光”景观,这是溶岩层坍塌之后,两层溶洞合二为一造就的巨大石厅。大厅面积多平方米,长米,宽50米,“天花板”平滑如镜,犹如人工打磨过一般。大自然的*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天泉洞
天泉洞原名袁家洞,因为有袁姓家族在此炼硝而得名。这里自古就是硝石产地,早在僰人时代,就有炼硝遗迹。
由于这里盛产硝石,因此临近出口的溶洞石室,曾经差点成为国民*府的兵工厂。年,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府开始在后方修建兵工厂,兴文县长陶述新将袁家洞(今天泉洞)的*事价值书呈国民*中央,不久即补采纳,并决定在洞内修建兵工厂。天泉洞由此在年修通了公路,运来发电机组和其他器材,并造屋百余间。然而,未等兵工厂迁来,日寇就投降了,天泉洞失去*事价值,已建厂房、宿舍拆卸之后用作修缮学校校舍的材料。如今可以在洞里看到的,只是兵工厂的地基。不过,修通的公路,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天泉洞提供了便利。
除了以上景点,天泉洞还有天窗、地洞河、天心湖、石林仙姿、石狮子、古栈道、结缘胜景、长廊水洞、穹庐广厦、倒生树、洞厅建筑等景点,总计有十三个打卡点。每一处都是神奇灵秀,言语形容皆是无法尽述其貌,唯有亲临,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才能在光怪陆离的气氛中,找到身处地心冒险探秘的刺激。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这里的地河遇到通体透明肝胆可见的“玻璃鱼”。其实这是一种巨型蝌蚪,名叫利川齿蟾,由于长期在地下暗河生存,褪去保护色才变成了这样。
在自然景观方面,兴文石海从地表到地底,将亿万年地质变迁造就的天坑、怪石、溶洞三大景观融为一体。
在人文历史方面,兴文石海将僰人历史、苗家风情,这两大古老民族从先秦到如今的文化,跨越时空同时呈现。
沧海桑田,人世变迁,在这里都可以感受到。
这,也许就是兴文石海入选“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兴文石海景区,一共有多少个打卡点呢?
-END-
温馨提示
特殊时期,出行前请先了解当地防疫*策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