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花木文化琐谈之105菊花花神陶渊明问
TUhjnbcbe - 2023/3/3 19:08:00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是描写菊花第一人,您知道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被称为“菊花花神”,是中国菊文化的核心,您知道吗?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花瘦。”这是“菊花女神”李清照写的《醉花阴》词,您知道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首杜牧的诗,您知道吗?

菊花是开封的市花,也是北京的市花,您知道吗?

在前面的花木文化琐谈里,笔者曾经写过一组《历史上的花木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菊文化》(花木文化琐谈之47)。菊花在中国花木文化史上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历程。早期菊花以其实用价值进入先民视野,其审美认识大体经历了从屈原、陶渊明到宋儒三个阶段:先秦时期是菊花审美认识的发生期,以屈原为代表,体现在菊花人格象征功能的产生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菊花审美认识的奠基期,以陶渊明为代表,为菊花注入了隐逸内涵和高洁刚贞的品格,奠定了中国菊文化的基础,这种隐逸品格非常符合“乱世求自保”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宋代为菊花审美认识注入了理学伦理倾向,与松、兰、竹、枸杞等组合扩大,深化了菊文化内涵。

陶渊明作为“菊花花神”,他的采菊行为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篱菊精神是中国菊文化的核心。以“菊花女神”李清照为代表的宋儒,追求菊花清枯之美,多写枯菊、残菊。清代蒲松龄通过聊斋小说《*英》,完成了对菊花意象原有品格内涵的消解与改造,使菊花的孤高隐士品格兼容了市民文化的新内涵。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至少已有年栽培历史。这一点已成为国内外共识。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尔雅》中就有菊花的记载。《山海经》中亦有:“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之《月令》中记有:“季秋之月,鞠有*华。”众所周知的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吟道:“朝迎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根据记载来看,育菊花者为汉代太尉胡广。东晋诗人陶渊明更是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下子提升了菊花的名声,使菊花声誉影响更大。唐代王勃:“九月重阳节,门门有菊花。”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又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民间向来视菊花为花中神品、吉祥物,并把春兰、秋菊并称。菊花原产*河流域,汉代广泛移植。唐以前常称“*花”,李清照仍称之“*花”。宋代刘蒙泉《菊谱》记有26种,南宋范成大《范村菊谱》已记有个品种。元代杨维桢的《*华传》记有个品种。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有个品种,清代陆廷灿《艺菊志》、计楠《菊说》都是菊花专著,记有多个品种。后经花农精心培养,菊花品种更是层出不穷,现在已有多个品种,可谓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是花卉中的“大哥大”。

菊花以花朵肥大、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叶有致为佳品。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一般高度在50厘米以上,厘米以下。叶柔绒翠,9月-11月开花,花色、花姿独具一格。花瓣有平瓣、管瓣、匙瓣。《本草纲目》有详细记载,不列举。

在我国民间,与菊花有关的节日习俗活动很多,主要有赏菊、簪菊、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点等,且代代传承,历久不衰,已形成一种菊文化现象。早在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所云:“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可见,魏晋君王已有在重阳节赐臣以菊花的习俗。

一说到赏菊、爱菊、赞菊,这里仍然要不厌其烦地提到晋代做过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想到《饮酒其五》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性情高洁,以菊为友。因为菊花天姿高洁,傲视风霜,这正与陶公的品性相契合。陶渊明时代,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陶公不满朝*腐败,41岁便辞官归隐田园,写下了有名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他弃绝污浊官场,欣然归乎自然的情操。

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两袖清风,十分清贫,与妻子一起耕作之余,在宅旁种植了很多菊花,每有客人来,便采菊相送。自陶渊明起,历代雅士咏菊之作甚多,尤以大唐为盛。王维: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郑各有: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白居易: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菊花诗。

菊花傲霜斗雪,铁骨铮铮,不仅引起历代骚人墨客的吟诗作赋,更有不少志士托菊言志,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明代名儒陆平泉为人正直,初入史馆时,宰相严嵩来了,众人争先恐后地去献媚,甚至挤倒了菊花。陆平泉嗤之以鼻,退让一旁,冷冷地说,诸君请从容一些,不要挤坏了“陶渊明”。一语双关,借菊花表明了其品格和风骨。

相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巢小时候就写出“堪与百花总为首,自然天赐朱*衣”的咏菊花诗句,语惊四座。后来他又写出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以石破天惊的非凡气势,奇思妙想的象征手法,一扫菊花孤高隐逸、傲视霜雪的传统形象,表现了农民起义*的粗犷豪迈、夺取胜利的豪迈和向往。明太祖朱元璋很崇尚*巢《菊花》诗,仿作了一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金甲。——朱元璋的的诗霸气,*巢的诗豪气。不同的人不同的品格,诗也迥然不同。晚清诗人丘逢甲就此评论:谁吟金甲战秋风,*败朱成事不同。

这里还要说一说民间传说中的“菊花女神”的故事。这个民间传说来源于元人记载的李清照爱菊趣闻轶事:一年重阳节到了,李清照思恋夫君赵明诚,便写了首《醉花阴》抒发自己孤苦情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赵明诚收到妻子的词,非常感动,可是不甘心落后妻子。便用三天三夜写了50首词,连同李清照的这首词混在一起,寄给好友陆文夫品鉴并选优。陆文夫读后,说只有《醉花阴》最佳。赵明诚不得不服。后世称李清照为“菊花女神”。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宋代,赏菊成风。元明清三朝,赏菊之风不衰。重阳佳节赏菊花,其外还有簪菊、饮菊花酒之风俗。唐时已有簪菊之风。宋代之后,簪菊之风一直未辍。簪菊多为女性所为,饮菊花酒则多为男性喜好,特别是成为文人雅士不可缺少的一种雅趣。菊花酒早在汉代以前已有,有汉代刘歆《西京杂记》为证:“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南朝梁人也有记载。唐宋时期,菊花酒已盛行。唐诗人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云:“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菊花酒可以避恶强身,延年益寿,诗人饮之可助雅兴,因此,历代诗词中多有咏之。唐代诗人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宋代诗人刘筠《和燕勉道九日》:荐君玄鹤千年寿,泛我*金万点花。清代词人顾贞观:知道明年还健否,且醉*花酒。这些诗词名家,无论悲欢喜忧,重阳节均有饮菊花酒和咏菊花诗之雅兴。

菊花作为吉祥物,确实可以延年益寿,强身明目,故又称菊花为寿客、长寿花。古人早就以菊花为食,屈原在《离骚》中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既可食用,也可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菊,春生夏茂,秋花冬食,备受四气,饱经霜雪,叶格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菊花药用由来已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利于气血,轻身耐老延年。菊花还用来补虚抗老、抗眩晕,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其根、叶、茎还可入药,明目平肝、清头风、利血脉、安肠胃之功效。菊花浸酒药用价值更高。做枕头效果很好,据《登怀录》记载:“秋采甘菊,贮以布囊,能清头目,去邪秽。”诗人陆游常用菊花枕,在《老态》诗中写道:“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正如李时珍所言:“菊花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明代《遵生八笺》:“菊花苗,用甘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可见菊之用途极广。

菊花作为药用,当属杭菊、贡菊、亳菊、滁菊最为著名。杭菊主要产于浙江嘉兴,分海宁*菊、桐乡白菊,气香微甜,常用作泡茶,故又称茶菊或甘菊;贡菊主要产于安徽歙县,花白蒂绿,香味纯正,是封建帝王专用贡品;亳菊主要产于安徽亳州、涡阳等地,花朵较大,香味清淡,是地道的药材;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主要特点是用水泡后,宛若刚盛开的菊花,清香淡雅,为菊中珍品。

菊花不仅可供药用保健、膳食,还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氢、乙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护环境。菊花秉性顽强,不畏风霜,喜阳光、喜湿暖、恶水涝,忌连作,每年取其嫩枝扦插,可葆其蓬勃生机。故有谚语云:“三载四掐头,五天水长流,七八广施肥,菊花像绣球。”所以,几千年来菊花成为人们心目中喜爱的吉祥花。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还把菊花与枸杞绘于一起,叫“杞菊延年”,寓意益寿延年,被广泛应用。

我国唐宋时期菊花经朝鲜传至日本,17世纪传至欧洲,现在已经遍布世界,成为驰名中外的观赏名花。作为观赏名花我国许多地方还办起了菊花展,沿习至今。如今很多大城市结合秋季旅游,办起菊花展。人们赏菊、摄菊、画菊,更为菊花增添了许多文化内涵。

早在北宋,都城汴京已有植菊赏菊习俗。每年皇家贵族争相搭菊花台,挂菊花灯,开菊花会,与正月十五闹花灯有得一比。当时开封菊花品种已有很多,有*色而圆的金苓菊、有纯白而花大的喜客菊、有*白蕊如莲房的万龄菊、有花白檀心的木香菊、有粉红娇容的桃花菊等,从农历八月一直开到十月。年开始,开封每年都要办菊花展。

菊花展览确实比较多。除了开封菊花展,笔者20多年来参加过的有漳州百花村菊花展、京城月坛菊花展、南京玄武湖菊花展、淮安楚秀园菊花展、沭阳东郊菊花展。日前,笔者参加了南京湖熟的菊花展。当日下午已经是4点多钟了,笔者来到湖熟菊花展现场,好家伙!离现场还有一公里,马路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人流伴着车流,可谓游人如织。嗬!各种菊花千姿百态,竞相媲美。*若金丝,紫如宝石,红如丹朱,白似素玉,黑似墨染,五彩缤纷,馨香沁脾。可谓云蒸霞蔚,蔚为大观,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中国梦”(花环造型)、“众星拱月”(星星造型)、“万象更新”(大象造型)、“枯木逢春”(古桩上的菊花)、“味稻小镇”(稻穗状菊艺造型)、“方山飞瀑”(悬崖菊悬挂艺术造型)、“嫦娥奔月”(南京云锦艺术造型)、“孔雀开屏”(赤橙*绿持彩练造型)等菊艺造型更是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菊花自古就是清雅、高洁、尊贵、庄严的象征,代表我们民族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是最深刻寓意的花卉。(江苏花木文化研究根华供稿,东部战区创作室吴国平和中国刑警学院董杰供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木文化琐谈之105菊花花神陶渊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