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捕捉到了钟会被调到西安,并增兵关中这一动向,意识到很有可能曹魏会发动一场大战。于是写信给后主刘禅,让他派遣左右车骑将*张翼、廖化分别率领所部,进驻阳安关(今陕西宁强县)和阴平(今甘肃文县),预做防范。
接到姜维的信后,刘禅让*皓占卜,问问*神。占卜的结果是,敌人不会自己进攻。于是刘禅就没做安排,而且朝中大臣谁也不知道这事。
这两个关口多重要无需赘言了,熟悉三国的看官都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如果当时按照姜维的设计派驻守*呢?对于没法证实也没法证伪的事儿咱不讨论,只是顺便说说。毕竟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事,*皓占卜,可能人家*神只是告诉他今年敌人不会进攻,明年会不会你还得再问,可是他只问了那一次。
转过年来,年秋,曹魏朝廷正式下达作战令,派征西将*邓艾率所部三万人袭击沓中,以牵制姜维;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所部三万人奔赴武都桥头(今甘肃临洮)截断姜维的归路;令钟会率主力十万进击汉中;又令廷尉卫瓘持节驻西安为监*。
大战爆发。
钟会分主力从褒斜道、傥骆道向汉中推进。他命许仪率工兵为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但是偏巧,钟会过桥时马蹄子陷入泥坑中。这让钟会有了杀人立威的理由,偏巧不巧,许仪是大将许褚儿子,钟会拿他的脑袋祭旗,当然六*震动。
图片来自百度
到了这时候,蜀汉朝廷才做出反应,派廖化去沓中接应姜维;派张翼、董厥进驻阳安关。令各个关口驻*不要与敌交战,退保汉城、乐城。
钟会督大*出了褒斜道和傥骆道,分兵包围了乐城、汉城。然后自己摆出名士派,隆重地去祭奠了诸葛亮墓。
钟会对于名士还是非常向往的。
随后钟会弃被包围的汉城、乐城不顾,自己率大*强攻阳平关。
这个汉城并不是汉中市,而是诸葛亮主*时期在褒斜道出口新建的一个*事城池,乐城则是在傥骆道口。二城和阳安关互为犄角之势。监*王含守乐城,护*蒋斌守汉城,各五千人马。人马虽然不多,但是仗着地势优越,城墙坚固,储备丰厚,足可以固守两年。
所以姜维制定的战略是诱敌深入,放他们进入汉中平原,利用这三座坚城,困住来犯之敌。
战略虽然不错,钟会也确实遇到了麻烦,十万大*攻不下三座小城。
西线战场,邓艾派遣王颀、牵弘、杨欣直攻姜维营垒。姜维听说钟会诸*已经进入汉中,不敢恋战,领兵返回,杨欣等人在后面紧追至强川口(今甘肃临洮南),激烈交战,姜维被打的颇为狼狈,但总算摆脱了邓艾的围追堵截。可这时候诸葛绪已经截断了归路,姜维布疑兵迷惑诸葛绪,主力趁诸葛绪发懵的瞬间,闯过武都桥头,退到了阴平。
在阴平,姜维和前来接应的廖化、张翼、董厥汇合了。总算是有惊无险,众将终于松了一口气,三*直奔汉、乐驰援。
但是意外发生了。
阳安关副将叫做姜舒,他是因为作风问题被降级使用,心中本就不服,这一次终于有了报复组织的机会,便对主将傅佥说:敌人到了,不去进攻而闭关坚守,这算哪门子战术啊?傅佥这哥们也真好忽悠,让姜舒这么一激,就跃跃欲试,说:这样,你在城里坚守,只要能保全城池不失守,功劳全是你的。我出去冲杀。我俩各行其是。于是傅佥带着一队兵马出城,背后姜舒立刻开门投降。曹魏攻城的主将是胡烈,怎会放过这大好时机,挥兵冲进阳安关。傅佥明白过来被人操了,但是来不及了,只能拼死报国了。
曹魏大*入城,得到了关内储备的给养。这一来,汉、乐两城就没有了意义。
此刻姜维正率*赶过来准备决战,得报说阳安关失守,等于半壁江山塌陷啊,众人无不感到震惊。遂决定大*到剑阁固守。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别说有大*守着,就是没人阻挡,空手爬上剑阁也已经气喘吁吁了,别说作战了。钟会大*被阻挡在剑阁外,兵老师疲,粮草也出现了短缺,钟会想给司马昭打报告退兵了。
关键时刻,奇迹出现了。邓艾拼了老命从阴平小路冲杀出来。
阴平小路有多险呢?我没有走过我也不知道。
简单看文字描述,说阴平道起于阴平郡(今甘肃陇南文县的鹄衣坝),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公里,折算成那时候的尺寸,正好是七百里。
阴平道上最险要处是摩天岭,海拔米,摩天岭北面坡度尚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有诗云“山高如云表,玄鹤尚怯飞”,可见其险。
刚开始,邓艾和诸葛绪追击姜维在阴平汇合后,邓艾就提出走阴平方案。诸葛绪认为根本没有可能,他不愿意跟着邓艾去找死,就推说给我的任务是阻截姜维,不是西进打成都。所以带着自己所部去和钟会汇合。但这时候钟会刚攻破阳安关,正信心爆棚,想要独擅*权,就给司马昭打小报告,说诸葛绪畏敌不前。把诸葛绪打入囚车送回长安。这两路大*全部归钟会调度。
邓艾虽然说得热闹其实也没有决心走阴平小路,他知道这条路有去无回,要么打进成都立不世奇功,要么抛尸荒野尸骨无存(这个概率更大一些)。所以他在阴平犹疑观望。等到钟会在剑门关受挫,甚至想退兵了,才促使邓艾下决心剑走偏锋,必须冒险走阴平。于是他写信给钟会,希望能得到钟会的理解和支持,至少,如果真的死在半道上,能给追认个烈士啥的,别给算失踪啊。
呵呵,开个玩笑,其实人家邓艾是这么说的:“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敌*已经受到了重创,应乘胜突击。如果从阴平杀出,冲击蜀汉腹心,姜维必定放弃剑阁支援,如果他还坚守剑阁,那么涪县就没多少兵可用。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率部攻其虚弱,必能克敌制胜。
钟会接信大吃一惊:邓艾疯了,如果蜀人部署百人小分队拦截,不用打就会把他饿死。
邓艾也没等钟会的回复,就带着儿子邓忠以及挑选出的敢死队出发了。这一年邓艾六十六岁了。
阴平小道
所谓阴平小道根本就没有道,只是洪水冲刷出的一条泄洪沟,看着似乎是条路似的,走着走着就断了。没办法,进来了就退不回去,没有路就凿山开出一条路,遇到断崖峭壁就就地取材搭成一座桥。后勤保障是谈不上了,只能靠自己带出来的干粮充饥。等到爬上摩天岭,也已经断顿了。站在高高的摩天岭上,所有的人都绝望了。根本就没有下山的路,下去就等于跳崖自杀。放眼四顾,茫茫群山,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外还有山,根本看不到出路。
进也是死,退也是死,难道真的没有活路了吗?
老邓艾抽出宿营的毯子,把自己裹起来,然后弯腰弓背,把自己弄成一个球似的,眼一闭牙一咬,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吧。顺着崖壁滚了下去。
滚吧,人家须发皆白的老将都滚了,大家还有什么说的,摔死总比饿死痛快,好歹死也死在一块。大家一起滚吧。
这哪是敢死队啊,简直就是作死啊。
不知道这种自杀式奔袭路上一共伤亡多少人,尤其是伤病员怎么处理的。邓艾犹如神兵天降,忽然出现在江油关。
江油守将马邈被这群叫花子一样的作死队吓破了胆,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直接投降了。
邓艾长出一口气,总算活下来了。
蜀汉听说江油失守,急忙组织起成都卫戍部队让诸葛瞻带着前去阻击邓艾。
诸葛瞻这一年四十六岁了,他一生生活在诸葛亮的光环与阴影中。父亲的声望太辉煌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丞相的儿子,没有人说他是诸葛瞻。他是蜀汉的驸马,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但因为他是丞相的儿子,所有的劳累别人都愿意为他承担,他即使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因为他是丞相的儿子,也没有人忍心责备他,都默默替他弥补了。他虽然被封为卫将*,代理都护(首都卫戍区司令),可是从来没去过前敌,从来不知道敌人长什么样子。但没有人在乎这个,因为他是丞相的儿子,必然能出师见喜,克敌制胜,挽狂澜于既倒。
诸葛瞻就这样仓促上阵了。其实以事后诸葛亮来看,局面并不复杂,邓艾的作死队虽然在江油得到了休整,但是也没有多少战力了,毕竟人数少。诸葛瞻只要占据住要津,等待姜维分兵回援,邓艾活不了。
可是到了涪县(今四川绵阳)诸葛瞻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尚书郎*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犹豫豫没有接受。
身经百战的邓艾可不给你成长的机会,一鼓作气击败了诸葛瞻的前锋部队,诸葛瞻受挫退守绵竹。
邓艾紧跟而至,面对坚城,他投书给诸葛瞻说,只要投降,保证能让你回故乡做琅琊王。
诸葛瞻大怒,杀了邓艾的信使。率部出城和邓艾野战。
放弃守城而进行野战,这正是邓艾求之不得的。他扎好营垒,引诱诸葛瞻来攻,然后让邓忠、师纂率部攻击诸葛瞻左右两翼。
双方甫一交战,果然邓艾的作死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竟然受挫而归。给邓艾说,不行了,攻不动,人家阵列整齐,就咱这几个人不可能攻破。
邓艾大怒,前也是死退也是死,再问一遍,你们能不能攻动?说着拔刀就要把邓忠和师纂砍了。两人吓得一溜烟跑出去,率队又冲了上去。
战前诸葛瞻抱定了必死的信念,他说,“我于内不能除去*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又不能守护国土,有此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
话说的悲壮,其实大可不必。现在一心要决死的是邓艾,诸葛瞻只要保持平常心凭坚城和他对峙,邓艾根本没有本钱。但初次上场的菜鸟没这个经验,不知道什么叫做平常心。把每一场战斗都当做世纪大战,都当做最后一战,都抱着悲壮的赴汤蹈火之情,先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然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把自己弄死了,把事业搞砸了。
邓忠、师纂终于冲乱了诸葛瞻的阵线,诸葛瞻、*崇都死于乱*中。
本来守城的诸葛尚看到己方战败,也被英雄气灌顶,长叹曰:我们父子受国家重恩,却没能早杀了*皓,致使国败民亡。我活着还有什么用!
说完骑马冲入敌阵,力竭而死。
唉,不至于啊,真的不至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绵竹失守,到成都再无险可守,而且诸葛瞻带领的是成都卫戍部队,现在败了。成都已经成了不设防城市。
后主刘禅召集群臣讨论,有人认为蜀汉与东吴本是友好邻邦,应该投奔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可以南下避其锋锐,以图再起。刘禅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但比较倾向于南下。
这时候光禄大夫谯周做了长篇演讲,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投降吧。
于是后主就答应投降了。
于是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就这么决定了。
而此刻姜维那里还有十几万大*呢,南中监*霍弋也在请求带兵勤王,尤其东吴很仗义,正在进攻寿春以策应蜀汉抗战。但是刘禅已经决定了,给姜维写信,让他向钟会投降;给霍弋写信让他待命投降。
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纪之战,大将只牺牲了诸葛瞻父子和*崇。仅仅用了四个多月,更可以说,仅仅因不足万人的作死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