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两年,中西医都给出了系统和具体的方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国内疫情稳定,普通中医接触和了解新冠的机会也不多。本文中汉传中医羊长青中医生,详细记载了2则新冠肺炎的诊疗过程,分析精当,六纲、五证、四本理法森然,方药解析有条不紊,集中展现了新冠患者病情和汉传中医的理法思维框架,跟百会一起来学习吧。
汉传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感染医案2则
文/羊长青“新冠肺炎”让年新年过得人心惶惶。中、西医都在各施其能,努力治疗病人。对于未能奔赴前线的医生,都希望能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机缘巧合,因朋友推荐,我通过远程沟通,依据汉传经方的理论体系,并在恩师刘志杰先生的指导下,运用纯中药治疗了两例感染患者。经治疗,两位患者在两天以内都得到了明显缓解。
01医案一
胡某,男,42岁,武汉人,年1月29日远程就诊。
主诉:反复发热一周。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月23日开始出现轻微头痛,1月24日出现发热,一般为37到38℃,伴头痛。患者至1月28医院检查,并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同时感染了四名家属)。至1月29日问诊时,患者已发热5天。医院所开具的莲花清瘟、奥斯他韦、消炎药等。
刻诊:时流清涕,恶寒怕冷,少汗,头晕头痛,口干苦,喜饮温热水,嘴唇干燥,咽干咽痒,咽部有异物感,偶咳嗽有*痰,时心慌胸闷,纳差恶心,大便稀溏。
脉象:无。
舌象:舌质尖边略红,微有齿痕,苔厚腻根部偏*。
分析:
患者反复发热不退,清涕、恶寒怕冷、头痛,符合太阳外感伤寒证;
口干苦、唇干、咽干、口渴,偶咳有*痰,舌边尖略红,为少阳阳明的上焦里热证表现;
大便稀溏,喜热饮,恶心纳差,舌微有齿痕等,为太阴中焦里虚寒证表现;
咽部有异物感,偶咳嗽有*痰,时心慌胸闷等,为上焦痰饮证表现。
六纲:太阳外感伤寒证,合并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属少阳病。
五证:阳痞证,寒热错杂,热多寒少。
四本:气滞、痰饮为主。
处方:葛根汤合小前胡汤、白虎汤加减(去大枣、人参,加升麻、茯苓、草果)。
葛根20g生麻*15g桂枝10g赤芍10g
前胡25g炙甘草10g*芩15g法半夏15g
干姜10g生石膏15g知母10g茯苓10g
升麻15g草果10g
汉传经方解析法
君药:前胡
臣药:葛根、赤芍、*芩、石膏、知母、升麻
佐药:炙甘草、茯苓
使药:麻*、桂枝、法半夏、干姜、草果
共3剂,一日4~5次,分2日服完。
反馈:2月2日下午服药,2月3日晚上汗出热退,未再反复。(下为治疗后舌象)
说明:1月29日问诊时患者已经发热5天,医院开具的药物,因其暂时买不到中药,故建议患者暂停服用西药,只服莲花清瘟加藿香正气液。患者至2月2日下午才吃上中药处方药,2月3日复查肺部CT,显示感染比之前加重(这说明患者一时不可能自愈)。
2月3日继续服用中药,一天4~5次服用,当晚便出汗较多而退热,2月4日体温恢复正常,未再反复。退热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偶咳痰。
处方药要2天后才能拿到,建议患者服风寒感冒颗粒加小柴胡颗粒加藿香正气,到目前病情稳定恢复中。
注:
汉传中医导师刘志杰先生认为,升麻对治疗疫病有特效作用。
《本经》: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辟温疫瘴邪蛊毒。久服不夭。
《别录》: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轻身长年。
02医案二
冯某,女,61岁,武汉人,年2月2日远程就诊。
主诉:反复发热5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1月28日开始出现身体酸痛,反复低热,上午退热,午后及夜间加重,一般在37到38.5℃之间。患者在家自行隔离和服用小柴胡颗粒,期间服用过两次莲花清瘟等中成药。2月1医院检查并确诊感染,因医院患者众多,故回家继续隔离治疗,通过朋友介绍远程咨询。
刻诊:患者时冷时热,身重腰痛,手脚偏冷,发热时恶寒少汗,但退热或运动后易出汗,偶咳无痰,胸闷、胀,呼吸不畅伴有郁堵感,口干苦,恶心,纳差,喜饮温热水,食道有烧灼感,胃烧心感,胃胀气。大便平素便秘,病前几日便溏,现大便正常,但不通畅、量少。
脉象:无。
舌象:舌质尖边淡红,苔略*厚腻偏干。
分析:
患者反复低热,时冷时热,发热恶寒,少汗,手脚凉,身重,腰痛,为外感伤寒,伴寒热错杂交争的表现;
胸闷、胀,呼吸不畅伴郁堵感,为气机不畅,上焦气滞的表现。
大便稀溏,胃胀,恶心纳差,喜饮温热水,苔厚腻等,为太阴中焦里虚寒证表现;
口干苦、口渴,舌边尖红,上消化道烧灼感、苔略*偏干,为阳明上焦里热津亏的表现;
时冷时热,口苦、胸闷胀、恶心、纳差等,为少阳病机证表现。
六纲:外感伤寒证,合并太阴阳明少阳合病,属厥阴病。
五证:阴痞证,寒热错杂近乎均等,寒偏多热偏少。
四本:气滞为主,伴轻度食积。
处方:麻桂各半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去大枣、人参,加葛根、陈皮、薏仁、升麻、草果)。
生麻*10g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10g
杏仁10g生姜15g前胡20g法半夏15g
*芩15g葛根15g陈皮15g薏苡仁15g
升麻15g草果10g
汉传经方解析法
君药:麻*
臣药:桂枝、杏仁、生姜、法半夏、陈皮、草果
佐药:炙甘草
使药:赤芍、前胡、*芩、葛根、薏苡仁、升麻
共3剂,一日4~5次,分2日服完。
反馈:2月2日下午服药,2月3日晚大便稀,解数次后身体感觉很舒适,后退热,未再反复,舌苔减轻。退热后患者略觉虚弱,无其他不适。(下附治疗后舌象)
说明:因患者反复低热,不发热时活动则易出汗,故减轻了麻桂的用量,加陈皮、薏仁是照顾阳明微热和太阴气滞的问题。
03思考
两则病案均是在汉传经方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辨证诊治,虽未得精练,处方亦不算周全,但仍可见其理论指导临床的肯定疗效。若能将此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相信会大大提高中医对治此类疫病的治疗效果。
这两例医案的患者,因为体质原因,感病后前者为热多寒少的阳痞证,后者是寒偏多、热偏少的阴痞证,
但可以看出两例病患早期都有发热、恶寒、身痛等典型外感证表现,如果医生能在早期及时使用经方予以诊治,如使用麻桂类方、葛根汤类方、小柴胡类方等进行干预,病情应该会在早期即得到有效控制,截断病程,达到及早痊愈。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北京汉传中医研究院,作者/羊长青,版权归权利人所有,编辑/百会。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号分享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