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那么,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一、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功效: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分别北柴胡及南柴胡。别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别名:茈胡、地薰、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9g
柴胡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柴胡的作用:
北柴胡:
和解少阳:用于外感发热,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及疟疾寒热等,如(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如(补中益气汤)。
热入血室:妇女患外感发热期间遇到月经来潮,外邪传入血室,致寒热发作。如(逍遥散)。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满疼痛,及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等,如(柴胡疏肝散)。
南柴胡
根茎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狭叶柴胡
特点:主根多单生,棕红色或红褐色;茎基部常被棕红色或黑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7cm,宽2~6mm,有5~7条平行脉;复伞形花序多数;总苞片1~3,条形,伞幅5~13,小总苞片4~6,花梗6~15;双悬果棱粗而钝。
醋柴胡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及月经不调。常与枳壳、香附、川芎等同用。
鳖血柴胡
苦,微寒。归肝、胆经。鳖血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功效。常与青蒿、地骨皮、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强表里退虚热作用。
二、柴胡的食用方法
柴胡散
主治:妊娠心烦,头目昏重,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组成:柴胡45克,赤茯苓、麦门冬各30克、枇杷叶(去毛)、人参、橘红、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
柴胡散2
主治:瘴疟十四日外,寒热不已,不潮时脉弦数者。
组成:柴胡10克(去芦)、半夏4.5克(汤泡)、桂心4.5克(去皮)、白芍4.5克(炒)、炙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柴胡散3
主治:劳*。证见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
组成:柴胡30克(去苗)、茵陈15克、犀角屑15克、麦门冬30克(去心)、鳖甲60克(涂醋,炙微煮,去裙襕)、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三、柴胡的用药禁忌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3、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