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与荷兰的贸易中,土豆竟起了关键作用
TUhjnbcbe - 2023/4/29 19:47:00

这篇是「荷兰」系列文章,此前我们介绍过TA在中国叫荷兰豆,在外国却叫中国豆?和这个富可敌国的公司,撑起了两国贸易(可点击回顾),今天我们继续聊一下中荷贸易中的物种交换与文化交流。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在全球贸易的背景下,物种交换与文化交流普遍发生,有不少著作,如《哥伦布大交换: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专门论述这个关键时刻。

在《: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中,作者不仅展现了欧洲和美洲的生态碰撞是如何在实质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方面,也发现了今日最激烈的*治争端(移民、贸易*策与文化战争)的根源所在。作者:[美]查尔斯·曼恩译者:朱菲、王原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

而在中荷贸易之间,除了开篇提到到荷兰豆外,最为重要的物种交换是马铃薯,即土豆。

土豆与豚鼠(荷兰猪)一样,都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西班牙人在16世纪征服了秘鲁后,将土豆的栽培种带回了西班牙。

年,英国人于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后,在南美洲搜集各类植物种子,也将土豆栽培种带到了英国。

之后的几十年里,土豆便经由西班牙和英国传播到欧洲各国与各殖民地。

不过土豆传到中国的过程与西班牙和英国关系不大,更大可能是通过与荷兰的贸易,在明万历年间传入的。

16世纪末(明万历年间),福建漳州海澄月港曾开放过对外贸易。漳州附近便有不少人出海经商,据传:

「是时,漳、泉民贩吕宋(今菲律宾吕宋岛一带)者,或折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夷土,筑庐舍,操庸贾杂作为生活,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东南地区的商人往返于福建和东南亚之间,同主要控制此区域的荷兰商人进行贸易。

荷兰商人手中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土豆便很可能通过此种方式流入中国大陆。因荷兰在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位于爪哇岛,故而也有一些人将土豆称为「荷兰薯」或「爪哇薯」。

然而,在万历年间传入大陆后,不适合在亚热带生存的土豆并未被大规模种植,而是经由东南沿海至北京,成为了仅能在宫廷享用的珍馐。

万历时的举人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中记载:

「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

蒋一葵又在书中引了明代文学家徐渭名为《土豆》的诗:

「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

在明末刘若愚著,吕毖选编的《明宫史》,亦有:

「辽东之松子,蓟北之*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莺嘴笋、黑精、*精,北山之榛、栗、枣、桃......不可胜数也。」

这些记述可以说明土豆在明末已经存在,并在都中(即北京附近)种植,是供给宫廷享用的稀罕美食。

到了清朝,土豆不再那么金贵,种植规模扩大,开始进入百姓的餐桌,不过也仅局限在京畿一带。

真正的广泛种植大抵到了乾隆年间。

乾隆时,土豆也开始通过西北和西南的陆路进入中国。同时,人口数量成倍增长,对于垦荒增粮的需要激增,海外的高产量作物便在此时承担起了重要角色。

土豆作为一种耐寒作物,适合在高寒山区生长,因而在西南和西北部山区地带被大量种植,逐渐成为全国人民的常见食物。

说完了作为物种交换代表的土豆,再来说一说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代表是瓷器,特别是其中的一种——「克拉克瓷」。

所谓克拉克瓷,其实就是泛指明万历时期出口的青花瓷器。

在上文中提到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曾捕获过葡萄牙商船,而商船的类型为「克拉克帆船」。

克拉克帆船(Carrack,又译卡瑞克帆船,西班牙语称之为Nao),一种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特征是有着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图片来源:Wikipedia

为了纪念战胜葡萄牙人,拿到这些瓷器,荷兰人便把初次到达荷兰的精致瓷器称为「克拉克瓷」。

在抵达欧洲后,克拉克瓷立刻受到了广泛推崇,贵族把拥有克拉克瓷视为身份的象征,甚至有一些荷兰贵族会专门向中国定制瓷器,将郁金香等图案烧制在瓶身上。

如果我们今天去荷兰的博物馆参观,就会发现一些瓷器上的图案风格是中西合璧的,瓶的颈部绘有郁金香花纹,而腹部画的是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

同时,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销往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越来越多,价格下降,瓷器拥有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许多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也开始在家中陈设瓷器。瓷器由上而下,在一个世纪内逐渐融入到荷兰文化当中。

因此,在荷兰十七世纪的生活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大量克拉克瓷盘、碗、果碟、酒杯、酒壶、*持等物品充斥其间。

明万历年间的克拉克瓷器。图片来源:陈昆.十七至十八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中的中国风格.湖北美术学院,.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影响——以「克拉克瓷」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荷兰陶器的制作。

这里一个出众的代表是后世被人称为「德尔夫特陶」的,由荷兰德尔夫特市生产的陶器。

在中国瓷器涌入荷兰后,荷兰本地的一些传统马略卡陶器厂倒闭,一些则改为烧制陶砖。

还有一些荷兰人想把陶器延续下去,但他们没有制作瓷器的技术(18世纪初,荷兰才有了瓷器技术,此前制作的均为陶器),便考虑如何对陶器进行改革。

德尔夫特市场上的德尔夫特陶。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年左右,一群来自德尔夫特的工匠改进了锡釉陶工艺,使其在外表上接近中国瓷器,甚至连颜色也照搬了中国的蓝白配色,以至于这种陶器与青花瓷非常相像,被一些人称为「荷兰瓷」。

不过,虽然与青花瓷颜色相近,德尔夫特陶器却没有完全照搬。

德尔夫特的陶器制造商很清楚,如果外表与青花瓷完全一致,那么必然没有市场竞争力,于是在花纹和样式上,德尔夫特陶器进行了变化,主要采用了欧洲纹饰,只有在一些中国本土没有的器物上,才会采用中国纹饰来迎合时尚。

荷兰人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

在年前后的几年间,中国局势混乱,明清之间征战不休,中荷贸易也一度停滞,每年交易的瓷器量从25万件锐减到了一半,12.5万件。

德尔夫特的制造商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大量生产模仿中国瓷器风格的陶器,填补市场空缺,很快就受到了买家的热烈欢迎。

德尔福特陶器的兴盛迅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陶器厂改为生产「德尔夫特陶」,专门为其生产陶泥、色料等原料的工厂也应运而生,行业规模越来越大。

著名「德尔夫特陶」制作师勒特里克·凡·弗赖特姆(FrederikvanFrytom,-)的作品。图片来源:陈昆.十七至十八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中的中国风格.湖北美术学院,.

到了年,德尔夫特已有20多家仿制中国瓷器的陶器厂,陶工数量超过一万,生产的器物除了供本国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与中国一道进入了王公贵族的家,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品,「德尔夫特陶」一词的含义也渐渐由最初的「仿制中国瓷」(Bastard-china)变为了「白地蓝彩锡釉陶」,成为了荷兰艺术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再兴盛的国家也有衰落的时候。

随着十八世纪中后期,荷兰在与英国的交锋中落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经济危机,并于年解散,「荷兰的*金时代」步入了历史。

但曾经的辉煌不会被历史的尘埃轻易覆盖,相反,它仍然在我们身边闪闪发光。

从「荷兰豆」到「荷兰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余波依旧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克拉克瓷」与「德尔夫特陶」的名字更时刻告诉我们,中国与「海上马车夫」在那个年代便已相遇,彼此相互吸收的物种与文化,早已融入到各自文明的血脉当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与荷兰的贸易中,土豆竟起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