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潜心制作船模半个多世纪,这位上海爷叔的作
TUhjnbcbe - 2023/6/11 21:56:00
        

苏联时期的轮船密封舱、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轮船水粉画、20多年前太湖上七桅帆船的滑轮……走进位*定区华亭镇的一处外观平平无奇的木材加工厂,里面别有洞天,几十平方米的展示厅内,放满大大小小近百艘做工精致的船模。“这还只是一部分,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个!”这些模型都没有玻璃外罩,显得有些陈旧,铜片上出现了包浆,却是主人刻意为之——“套上玻璃罩,它们就和参观者隔开了,我想让它们和我、和参观者更近一点。”童鑑良说。

今年62岁的童鑑良自幼痴迷船模,7岁起开始制作模型。过去的55年里,他亲手创造了一支独一无二的“童氏无敌舰队”,如今他的作品已被多个国家级展馆收藏。

“做船模要了解背后的历史”

手工制作一件船模,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童鑑良要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船体的样式和尺寸,拼装时,细长的木片不能留下一丝豁口,需熟练掌握车、铣、刨、磨、钳等基本功。

近百艘船模中,工序最为复杂的,是一艘被放置在展厅角落里的救生艇。“这个模型没有内胆,船底的每一层都是手工一条条切割后再拼装起来,尺寸要非常准确,误差要控制在0.05毫米内。”童鑑良告诉记者,这艘救生艇他做了近半年,船体和船桨都是用上等的柚木和*杨木制成。“对模型爱好者来说,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麻烦的是工艺和耗时。”

制作工艺最复杂的一艘救生艇。朱雅文摄

童鑑良的家庭并不富裕。年幼时,和同龄男孩一样,童鑑良常被电视里出现的快艇、战舰吸引。一次,他偷偷攒下零花钱,步行三公里路,到南京西路上的翼风模型店,买到了人生第一套船模——电视剧《海鹰》里出现的鱼雷快艇。他舅舅是木匠,经常在他家院子里做家具,童鑑良就蹲在一旁目不转睛地“偷师学艺”。“一开始做船模,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端工具,连机床都是自己改装的小型土机床。”

童鑑良正在绞丝。朱雅文摄

自7岁“入坑”起,童鑑良一做就是55年:小学、中学时,他都参加了学校模型队,天天泡在活动室里埋头钻研;进入上海手表厂工作后,他每天下班一到家就开始做模型,有时要做到凌晨;下海后开了工厂,从市区搬到浦东再搬到嘉定,船模始终是他割舍不下的爱好。

船模制作可不只是手艺活。用童鑑良的话说,“每做一艘船,都要了解它背后的历史。”制作每一艘船模前,他都会看书查阅历史,上网搜相关船舶的图纸资料,还托朋友从国外带图纸……制作船模的同时,童鑑良也在“看世界”。

工作室墙壁上挂着船模图纸。朱雅文摄

伊敦轮,中国历史上第一艘商船,也是招商局的“起家货轮”。招商局档案馆内的“伊敦轮”长达4米,制作者正是童鑑良。“当时根本找不到图纸,我只能参考照片、查阅资料,自己慢慢摸索。”为最大程度呈现原貌,童鑑良咨询了不少老船长。“他们看过的老船比我多。比如船型,原本我计划做成弧形的,比较有现代感,但他们告诉我,以前的船形状都是笔直的。”

收藏于招商局档案馆的“伊敦轮”。受访者供图

做了半个多世纪船模,童鑑良在圈子里已小有名气,人送外号“西洋船模王”。中国航海博物馆、天津海洋馆、上海天文台等国内知名展馆都向他抛去橄榄枝,其中,中国航海博物馆内高二十多米的“风庆轮”便出自其手,做工十分精细,模型中间剖开的部分可近距离观察轮船的内部结构,童鑑良制作的“海辽轮”和“伊敦轮”模型也被该馆收藏。

“伊敦轮”细节之美。受访者供图

“不是钱的问题”

在“童氏无敌舰队”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一艘按1:98比例制作的英国海*名舰“胜利号”,这是童鑑良制作的第一艘西洋帆船。

“这艘船在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一战成名,确立了英国海上强国的霸主地位。”童鑑良向记者娓娓道来。20世纪80年代,乍浦路上一家饭店的老板找到他想买“胜利号”模型,开价十万元。“那时候的十万元是什么概念?但我觉得对方不是真心爱模型,最后拒绝了。”

童鑑良制作的“胜利号”。朱雅文摄

在童鑑良看来,船模是艺术品而非商品,他制作的船模,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每根线轴都可以拉动,为其付出的精力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能衡量的。曾有位访客出价上百万元收购“童氏无敌舰队”,被他一口回绝。对方连续加价多次,依然吃了闭门羹。“我不卖就是不卖,不是钱的问题。”

招商局档案馆内的外滩9号模型,制作于郑和下西洋周年之际。受访者供图

童鑑良的船模也曾“出圈”。年的上海艺博会上,他的装置艺术作品《航海纪念碑》高达3.8米,用纯金属制成,从橡皮筏到现代船只,全方位呈现人类航海历史,其中底部的甲板是他特意前往长兴岛上的一家船厂淘来的。“做的时候很费心力,艺博会结束后,有爱好者用元买走了这个作品。”是否卖亏了?童鑑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只要它曾被人们见证过,就够了。”

《航海纪念碑》。受访者供图

“噢哟,侬带西瓜、香烟给我组撒?”“给侬钞票侬伐收呀!”童鑑良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模型爱好者,在他的工作室里,一群“老顽童”把头凑在一起,研究如何绞丝、抛光、拼装。其中有几位是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爷叔们都清楚童鑑良的脾气:做工扎实,但从不收钱。

退休工人老李就是其中之一,他比童鑑良大两岁,每周都从市区开车到嘉定做模型。“阿良做模型,基本功很扎实,我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请教他。”

“60岁是全新的开始”

童鑑良的手艺不局限在船模上。上海天文馆内的卫星模型、月球车,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微缩版模型等,也都有童鑑良的功劳。“天马望远镜微缩版模型,一万八千个焊点,全是金属制成的,工艺很复杂。”

上海松江天马山上的65米射电望远镜。资料图片

童鑑良正在制作微缩版模型。受访者供图

该模型目前放置在上海天文台内。受访者供图

上海姑娘*旭是童鑑良工作室的设计师,与童鑑良已相识10余年。年,当时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她参观了童鑑良的工作室,一下子被满屋的船模吸引了。*旭认真数了数,一共有86艘。“当时他的梦想是凑齐艘。之后我去欧洲学工业设计,看到好的图纸,我会帮他买下来。”

在*旭看来,童鑑良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才华横溢,这也是她愿意在童鑑良的工作室工作的原因。“有时我遇到搞不懂的地方,他会启发我跳出原本的思维,给出其他解决办法。”最近,*旭正与童鑑良一起设计澳门天文馆“观星者”展台的改造方案。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从风帆到行轮展厅的入门展示,由童鑑良制作。受访者供图

谈到今后的打算,童鑑良非常兴奋:“对我来说,60岁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计划为他的“无敌舰队”添加新成员——克莱蒙特号(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船模。“这艘船做完后,我会给它装上小型蒸汽机,要达到真的能开动的水平!人生短短几十年,我想留点东西下来,让后人了解到,原来世界航海史上有这么多丰碑。”

童鑑良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朱雅文茅冠隽

    

题图来源:朱雅文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潜心制作船模半个多世纪,这位上海爷叔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