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场景歌》以歌谣的形式,运用了一系列的数量词,创设了“海滩、山村、公园、少先队员活动”四个情境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仿佛亲临其境。
第一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淘气老师每讲一篇课文之前,都会让孩子们先大声地朗读课文,这样孩子们对课文内容就有个大体的了解。
儿歌浅显易懂,容易理解。全文共有4个小节,每一小节通过描绘4种景物组成一幅美丽的场景图,语言整齐,节奏明快。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一”的变调。
在朗读的过程当中,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里的“滩、船、田、园”都是押“an”韵;而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里的“桥、鸟、号、笑”都是押“ao”韵。
第二步:圈画重点
相对于前几课来说,场景歌其实是非常浅显易懂的,没有复杂的句式要理解。首先我们用铅笔圈画出歌谣里每一小节里所描绘的景物,一共十六种,要求会默写。
其中,在“一丛翠竹”里要注意“翠”上面部分“羽”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折而不是横折钩”。这是本节课的易错字。
“园”字的里面是“元”很多孩子会写成“无”。家长们指导孩子写字的时候务必要细心哦。
“群、旗、号”都是本节课的一类字,要求必须会默写并且组词。我把这三个字的书写步骤贴在文字下方,方便大家查阅。
第三步:词语解释
通过诵读全文我们发现,一行垂柳的“行”和一丛翠竹里的“丛”都是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
丛:指的是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歌谣里为什么说“一艘*舰”和“一条帆船”?
因为二年级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对于这组词语的的理解,家长最好帮孩子找一下*舰和帆船两幅图片,通过图片的对比辨别,让学生一下明白体型较大的船一般用”艘”这个量词,体型较小的船则用“条”这个量词。
一队“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红领巾”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用少先队员戴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这是用形象代本体。
“一方池塘”换成“一个池塘”可不可以?
“一方池塘”换成“一个池塘”是完全可以的,只是“一方池塘”更文雅,而“一个池塘”更通俗。
“一行垂柳”换成“一排垂柳”可不可以?
“一行垂柳”换成“一排垂柳”也是完全可以的。比如: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好似正在欣赏自己那长长的秀发。
而在宋代*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二月三十日与同舍宴李氏园晚归马上赋诗》里则有“一行垂柳送人归”绝佳的拟人诗句。
本文的多音字
一行垂柳里“行”读háng
行走、一行人里“行”读xíng
一把铜号里“号”读hào
哀号里的“号”则读háo
关于这篇课文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多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