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药物有麻*、桂枝、羌活、苏叶、防风等。代表方如麻*汤、大青龙汤、桂枝汤等。
1.麻*汤★《伤寒论》
麻*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麻*、桂枝相须为用,乃辛温发汗之精当配伍;又以麻*、杏仁相伍,体现了宣中有降,适合肺性之法。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2.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汤桂麻*,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麻*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痛,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本方寒温并用,表里同治,重在辛温发汗。
本方发汗之功居解表方剂之冠,故一服得汗者,应停后服,以防过剂,“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大青龙汤与麻*汤均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同用麻*、桂枝辛温解表发汗。然大青龙汤系由麻*汤倍用麻*、甘草,减少杏仁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证属风寒重证,兼内有郁热,故方中配以辛甘大寒之石膏以清解内热;且倍用麻*以确保其发汗之力;减杏仁用量,乃因无喘逆之症。
3.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桂枝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本方发散与酸收相配,使散中有收,汗不伤正;且助阳药与益阴药同用,以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本方的服法首先是“适寒温”,“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重感。同时“温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微似有汗”,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故云“益佳”。
麻*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之剂,皆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然麻*汤因麻、桂相须,并佐杏仁,则发汗散寒力强,兼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桂枝汤为桂、芍配用,并佐姜、枣,则发汗解表之力逊,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恶风发热而有汗。
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羌活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脉浮或浮紧。
本方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合用,“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
5.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麻*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脉浮。
本方升散与酸收相伍,则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配,令开中有阖,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6.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桔梗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之咳嗽证。症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脉浮数等;常用药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桔梗、杏仁等宣降肺气药物。代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麻*杏仁石膏甘草汤等。
1.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连翘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脉浮数。
本方于辛凉之中少佐辛温之品,既利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且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2.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桑叶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症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本方一以轻清之品,疏散风热以除表证;二以辛苦之品,宣肃肺气以止咳嗽。
因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著者,当适当加味,以免病重药轻,难以胜病。
银翘散与桑菊饮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功能辛凉解表而治温病初期。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逊于银翘散,故为“辛凉轻剂”。
3.麻*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喘咳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麻*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症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喘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苔薄白或*、脉浮而数。
本方辛温与寒凉相伍,共成辛凉之剂,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凉遏。
麻杏甘石汤与麻*汤皆用麻*、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去麻*汤桂枝之温,以麻*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仅一药之差,然功用及主治证病机却大相径庭,仲景精于遣药配伍,于此可窥其一斑。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柴胡
解肌清热。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脉浮微洪。
本方温清相伍,三阳并举,表里同治,重在疏泄透散。
原书各药均未注用量,但用法中注明石膏为一钱,表明入里之热不甚,用量不宜过大,免大寒之性,有碍辛凉之品解肌疏散。
5.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升麻白芍药甘草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本方辛凉与酸甘合法,主以升散清解,少佐酸敛益阴,共成透解之方。
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不足而又感受外邪所致的表证。正虚,指气、血、阴、阳不足。治疗上需扶正祛邪,双管齐下。在药物配伍上此类方多解表药和补益气、血、阴、阳药物同用。代表方有败毒散、麻*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等。
1.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柴胡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