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春风已度嘉峪关嘉峪关建关650周年记
TUhjnbcbe - 2023/8/16 20:25:00
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嘉峪关不仅目睹过历史上中原王朝开拓西域的一幕幕光辉,荣膺“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还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历代领导人的关心下,乘势而上,飞速跃升的不凡经历。如今,这座城市以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与全球许多国家频繁发生文化往来,成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值此建嘉峪关周年,著文以示纪念。

河西锁阳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南山)与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统称北山)夹峙的狭长地带,从乌鞘岭到玉门关,长近千公里,宽十几公里至百公里。河西走廊深入西北,连接新疆、青藏、蒙古。在古代,如果河西走廊被西域或北方*权控制,就会威胁中原;如果河西走廊被中原占据,就会控制西域,所以河西走廊的得失关系亚洲格局。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必定先占据河西走廊。

在河西走廊,有一个地方,任何势力占据它,就会主导河西走廊,它就是嘉峪关。嘉峪关凭什么决定河西走廊归宿,影响如此广大区域的历史走向,主要是地理原因。南北山系夹峙的河西走廊,在嘉峪关地域出现了大量天险,使通道狭窄,古人无法绕行。具体说,就是讨赖河峡谷的切割,相当于祁连山北移,黑山是南移的马鬃山余脉,讨赖河峡谷和黑山之间只有十三四公里,在这里设防,建设成本低,戍守效率高。祁连山、大漠戈壁拱护两侧,保障着道路的安全。嘉峪关由此成为西域文明东进和中原文明西出在青藏高原以北、蒙古高原以南一带必经的通道。嘉峪关地域集中天然屏障,嘉峪关及其长城防线建在这里具有唯一性,得天独厚,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古称河西锁钥。

汉塞明关

“关”的本意是山谷或两山夹峙,“关”最显著特征就是扼守通道。关口莫不如此,山海关扼守燕山和渤海之间通道,雁门关扼守雁门山隆山之间山口,平型关扼守恒山和五台山之间山口,杀虎口扼守塘子山和大堡山之间山口。阳关、玉门关孤零零矗立戈壁大漠,似乎无险可守,殊不知古代它们依河而设,凭水为隘,据川当险,扼守水口,近代以来地质变化,河流干涸,全然无当年“关”的情势。古人描述嘉峪关的位置和特征,言“关在南北山间”,南北山就指祁连山和黑山,祁连山与黑山之间的隘口就是嘉峪关。嘉峪关扼守河西走廊通道,是关内外形势的分界线。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设立酒泉郡后,在讨赖河北岸修遮虏障。随着驿道开通,在嘉峪关境内小钵和寺和黑山南(关城附近)设塞,控制道路,嘉峪关就是最早的酒泉塞。嘉峪关堡和小钵和寺(十营庄堡)是防线上最早修筑的关堡,卫护过境古道,扼控防线正面。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经过多年建设,形成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壕堑等,城内套城,城外有壕。城内建有衙署、仓廒、祠庙、驿站及街市等。小钵和寺也筑于洪武年间,与关城是防线上最早的防御设施,和关城防守防线的正面,成掎角之势。丝绸之路过境段的北路从这里穿过,小钵和寺是嘉峪关的副关。小钵和寺是关,却以寺命名,是因为元朝这里就是一座叫小钵和寺的寺庙。明前期小钵和寺是野麻湾营驻屯之所,明中期这里沦陷,被占据,明朝收缩防线至新城草湖以里。新营、路家泉墩营、野麻湾堡就是小钵和寺失守的后续接替者,反映了防线新城草湖一带攻防退守的态势。《明史》中多次提到小钵和寺,反映了当时它的重要性。

关可以称“口”,如杀虎口、喜峰口,可以是“台”,如“镇北台”。小钵和寺是唯一以“寺”命名的关,因为防御的区域和扼守的道路在明代沦陷致弃守,至今鲜为人知。根据史籍记载,汉代至明前期,这里也是熙熙攘攘。小钵和寺一带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古道依稀可见,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巨大的旅游研学价值。

嘉峪关唐代称天门关,五代宋初称玉门关,元代称嘉峪山关,明代设关建城。汉晋、隋唐、元明清嘉峪关地域属于中原王朝,其他时段被凉、回鹘、西夏、蒙古等河西割据*权、北方少数民族占据,长期扮演了交通站关、*事边关、通商税关等角色。

嘉峪关境内密集险要的山川是古人在这里建关的前提,嘉峪关只有仰仗祁连山和黑山,凭借讨赖河峡谷,才能护路,才能拒敌,没有这些巨大雄壮的天险,2多年前汉朝就不会在河西走廊率先夺取这里,年前中外巨防就不会在这里开始构建。

古道岔口

汉代开通的驿道现在称为丝绸之路,嘉峪关就横亘在这条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道路上。汉匈战争时期,初开的驿道主要作用是外交通道、*事通道。直到西汉后期,西域被汉朝控制,驿道周边环境稳定,才逐渐通民通商。

过酒泉、嘉峪关通西域的古道,是从酒泉城北门出来,过讨赖河向北,经肃州区果园乡到嘉峪关市新城镇,在新城镇观蒲村分岔。一道折向西经横沟达关城;一道继续向北由新城草湖出野麻湾小钵和寺通新疆巴里坤。为什么古人不走直路,要这样走,一是因为安远沟、丁家坝一带古代有河流和湿地,人马无法通过,于是绕水而行。酒泉城与关城的直线距离只有五十里,古人记载两地道路有七十里至百里不等,就是因为绕行新城草湖至讨赖河北一带的河流湿地导致;二是因为黑山的阻隔,两条古道分别从黑山南北通过。绕水绕山是古道在当地的基本特征,关城、小钵和寺是汉代起设在古道上的关。

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垦,古道大量被覆盖铲毁,邻近乡村的一些古道当地居民仍然在做便道使用。古道遗迹在后墩山、关城西等人迹罕至处还清晰可见。现在,兰新公路、国道线、兰新铁路过境段基本在过关城古道附近,有些路段与古道重叠。过小钵和寺古道废弃近百年,穿过戈壁大漠西去,遗迹可寻,路家泉、钵和寺后墩、董家沟墩就在古道边。嘉峪关拥有丰富的古道资源,无疑是深化旅游、展示丝路文化的富矿。

历史记忆

嘉峪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多年,是中国西部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当地人引以为豪的记忆。

▲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西羌、乌孙、月氏、匈奴先后居牧*峪关地域。

▲公元前年至前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俘获羁押于黑河流域,后逃离继续使命。前年至前年期间,张骞返汉途中受阻呼蚕水巨堑(讨赖河峡谷),被匈奴浑邪王部俘获拘押在讨赖河湿地。张骞两次长期被俘,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嘉峪关、酒泉、张掖一带山河阻隔、地势险要的地理价值和亦耕亦牧、易守难攻的*事价值。

▲公元前年春季,依照张骞策划,霍去病率一万骑士鏖战*峪关以东的草原湿地,“过焉支山千有余里,鏖皋兰下”“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秋季,汉朝建立“武威酒泉郡”(以*武之威建立的酒泉郡)。

▲建立酒泉郡后开通驿道,驿道通过嘉峪关地域,在嘉峪关境内设酒泉塞,置于黑山南和新城草湖西,扼守道路。

▲汉代,继张骞后,刘细君、刘解忧、李广利、赵充国、冯嫽、陈汤、段会宗、辛武贤、王骏等出嘉峪关经略西域,完成使命。

▲永元十二年(年),西域都护班超在奏折中写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提及酒泉公墓。汉朝在酒泉郡修建公墓,安葬捐躯于西域的使节官员遗骨是国家制度。高规格砖墓和壁画是朝廷给予墓主的荣誉和奖赏,壁画描绘墓主功绩和迁葬时的祭祀。上世纪70年代,嘉峪关市新城镇戈壁上发现古墓葬群。年,国家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毗邻的酒泉果园乡古墓葬群被命名为果园——新城墓群。新城境内已发掘9座画像砖墓皆为汉代公墓。

▲七世纪或更早,玉门关东移至嘉峪关境内。《释迦方志》:“肃州西七十五里至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西天路竟》:“自肃州西行一日至玉门关”《秦边纪略》:“肃州西七十里嘉峪关,金墉玉门是在也”。

▲唐代,在嘉峪关境内设天门关。《高居诲使于阗记》:“自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

▲元代,在嘉峪关境内设嘉峪山关。元泰定三年()《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刻文。

▲明洪武五年(),冯胜远征漠北,回师途中相度地理形势,决定建关筑城。当年兴建,次年筑成嘉峪关堡。同时在新城草湖西修筑副关小钵和寺。洪武二十七年(4),设嘉峪关所,属陕西行都司肃州卫。

▲永乐五年(),明成祖朱棣敕谕甘肃镇兵、西宁侯宋晟“营河西牧地及出塞方略。”永乐十三年,甘肃守臣议广牧地,就于各卫水甘草丰处创设马厂,多寡不一。以驻*和设马厂为目的的新城堡即创修此时,同时筑沙岗墩。新城堡是继嘉峪关、小钵和寺之后当地最早兴建的驻*之堡。派驻在新城的官兵不了解当地风水地脉,将堡址选在便于管理花城儿湖和苍儿湖,但其址处于风沙口的地方,不几年,迎风堡墙即被风沙壅埋,遂废弃。此为第一座新城堡,当地人唤作“沙堡”,年平毁。

▲正统元年(),鞑靼六千余骑犯肃州,杀掠至嘉峪关。

▲弘治八年(),修筑罗城,在罗城上建嘉峪关楼。弘治十四年,增高加厚内城城墙。正德元年()、二年,建柔远楼、光化楼。

▲正德十一年()冬,东察合台汗国国王满速尔率万骑入侵肃州。十一月十六日,游击将*芮宁率部自肃州驰援嘉峪关,在文殊遇伏,激战于兔儿坝、沙子坝一带,明*全*覆没,芮宁战死,嘉峪关失守,小钵和寺明*亦全*覆没,肃州被围。此战为有明以来西部最大战役。次年初明*收复嘉峪关。

▲正德十三年至十六年,西番连续来犯,嘉峪关“修营垒,练卒伍”,敌无法突破。

▲嘉靖三年(),东察合台汗国*队二万余骑入侵甘肃(肃州、甘州),嘉峪关明*依关死守,掣肘汗*,肃州、甘州得以保全。嘉峪关据一关而撼西域。

▲嘉靖四年(),朝廷究责甘肃被入侵事,甘肃巡抚陈九畴调离。嘉峪关、肃州多次被入侵,与先年西域东归番夷中暗藏奸细里应外合有关,因无法全部甄别剔除,陈九畴离任前上奏朝廷,建议将肃州城中番夷迁至附近空堡安置,提及新城堡(沙堡)。嘉靖皇帝朱批奏折,令兵部、兵部尚书核查,终下旨迁移安置肃州城番夷。

▲嘉靖十八年(),为防线安全计,明*斩断天生桥,增筑加固嘉峪关两翼长城。

▲嘉靖二十六年(),圣旨落实,肃州城番夷迁出,其中一部迁至新城安置。嘉靖二十八年(),展筑(扩建)第二座新城堡(位于新城镇新城村一组,当地称新城堡),此堡于康熙四十年()因潮碱废弃。

▲十六世纪以来,察合台后王势力废除忠顺王,吞并罕东、曲先等羁縻卫,占据沙州、瓜州、赤金等地,逐步东扩,逼近嘉峪关,嘉峪关“三面临戎,势甚孤悬”,被迫闭关绝贡,成为对峙前沿。嘉靖至万历年间在嘉峪关筑墙挖壕,修筑长城,弥补防线薄弱,坚固防御。因地制宜修筑墩台、营堡、墙体、壕堑,逐步形成起于祁连山、讫于新城草湖东北的嘉峪关长城防线。防线以关城为中枢,人工长城倚凭地理梯次分布,层层设防,严密封锁河西走廊,从西、北、南三面拱护肃州。

▲明中期以来,嘉峪关外围失控,防御范围退缩。万历四十四年(),野麻湾堡筑成。野麻湾堡位于草湖内古道西,设把总,马步兵百余。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内置肃州机场修理厂,后当地农民居住耕种其中,七十年代平田整地幸存。

▲顺治年间,嘉峪关设游击将*,明代嘉峪关设把总、守备、千总。

▲康熙至乾隆年间,清*多次出嘉峪关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年间,嘉峪关大修,凸显“国门”气势。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林则徐遣戍伊犁路过嘉峪关停留,次日西去。年十一月,林则徐受命赴广州禁烟开罪英国,导致鸦片战争,道光帝于年十月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革其职,年六月遣戍伊犁。林则徐在嘉峪关时作《出嘉峪关感赋》。

▲同治年间,回变殃及嘉峪关,关城楼宇房舍被毁,人口凋敝。

▲左宗棠于清同治晚期至光绪早期驻扎肃州督办*务。同治十二年(),他亲自查勘嘉峪关关南北长城,修补豁口数处。在大批清*递次出关之际,为了弘扬历史传统,振奋*威,鼓舞士气,震慑叛逆,赫阻沙俄,他在关楼上高悬“天下第一雄关”巨匾。光绪六年()四月二十日,率*举棺出关,彰显其收复新疆之决心。左宗棠是称嘉峪关为“天下第一雄关”的第一人。

▲同治十年(),据中俄条约增开商埠规定,俄国在嘉峪关设立领事。光绪七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将嘉峪关辟为通商口岸,在关城设俄国驻嘉领事机构。

▲年3月,嘉峪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年,关城文物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年3月,邓小平视察酒钢。

▲年,邓小平、习仲勋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嘉峪关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二类重点旅游城市,嘉峪关市以此为契机,修长城、设景区、缮关城,积极发展旅游。现在旅游业成为城市支柱产业,嘉峪关市成为以长城为龙头的旅游城市。

▲年8月,江泽民视察嘉峪关关城。

▲年9月,胡锦涛视察嘉峪关关城。

▲年5月,国务院将甘肃省战国至明长城纳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全境为明长城防线,遍地“国保”。

▲年8月,习近平视察嘉峪关关城。

中外巨防

明王朝在当地秉持“因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长城,充分利用地理,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堵漏弥短、强化防守,在汉塞的基础上,用多年打造了一个防御体系,构成了人工长城与天然险浑然一体的“中外巨防”,沿山斩崖削坡,平地筑墙挖壕,用以封锁河西走廊,扼控通道。明代嘉峪关管控区域遍布长城,称为嘉峪关长城防线(简称防线),关城是防线的指挥中枢。

嘉峪关地域自汉元狩二年(前年)归中国版图,后又历经凉、回鹘、西夏、蒙古等*权,乌孙、月氏、匈奴、回鹘、*项、羌、蒙古等民族占据,多个历史时期处于部族之间的纷争中。15、16世纪,嘉峪关“三面临戎,势甚孤悬”,明*与占据关西七卫的察合台后王势力长期以嘉峪关为界对峙。入侵者觊觎防线,寻找突破口,多次从祁连山山口、文殊山口、讨赖河天生桥、黑山山口、断山口、新城草湖外围透出,不断发动战争,明*浴血奋战,反复击退入侵者,战火长期在防线上的这些地带燃烧。记入国史的正德十一年(年)十一月嘉峪关之战中,就同时发生了关城保卫战、小钵和寺浴血战、文殊遭遇战、肃州平乱战等,游击将*芮宁及所属部队就捐躯于那场有明以来西部最大的战争。在争夺嘉峪关的战争中,“据一关而撼西域”。在冷兵器时代,嘉峪关的得失决定河西走廊的命运,河西走廊的归属决定亚洲乃至世界格局。嘉峪关的争夺是中原与中亚此消彼长的分水岭,“得嘉峪关得天下”。

嘉峪关南靠祁连,北倚黑山,脚踏讨赖,臂掖草湖,俯视走廊,居高临下,长城奇巧,封锁严密,御敌百年,岿然不动。关之雄巨,不在乎城高墙厚楼耸,不在乎砖土木石工艺,而是天险之巍,长城之奇,封扼之严。年九月初七,林则徐在嘉峪关留下了“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诗句,就是对气势磅礴的“中外巨防”的注解。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提匾“天下第一雄关”,是嘉峪关最响亮的名片。

戈壁明珠

嘉峪关市是年伴随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年设市,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建市以来,嘉峪关市持之以恒抓经济、谋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兴市”战略,不断夯实长远发展、永续发展的深厚基业。特别是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实现了从“一业独大”到多元发展的华丽转身。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位居全省第一。

50多年来,经过嘉峪关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在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一座跨河而建、功能完善、风景秀丽的新兴城市已经拔地而起,航线通达14座城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城镇化率达到93.65%。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50多年来,历届嘉峪关市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解放思想中坚定信心,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开拓创新中破解难题,在不断实践中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富有嘉峪关特色的资源型城市与旅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勤劳勇敢的嘉峪关人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牌。现在的嘉峪关,雪山映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空气洁净,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

长城标志

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事工程的统称,包括被利用、加工,能阻挡入侵的山川地理、人工设施。嘉峪关境内以关城为中枢的明长城防御体系,有展示长城精神、打造长城文化标志地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处于汉匈势力交叉地带,嘉峪关地域汉代就修筑长城。河西汉长城是元鼎年间西汉修筑由令居(今永登县境内)到酒泉,由酒泉列亭障至玉门时期修筑。主要分布在安远沟至*草营、断山口西北、新城草湖外侧、黑山东侧石关峡一带。明朝为抗御蒙古及后裔势力,修建了横亘中国北方,东起鸭绿江畔、西至讨赖河畔的万里长城。

嘉峪关防御体系西南起祁连山北麓红泉墩,南至肃南县境内卯来泉堡,西至玉门市境内骟马城,北至金塔县境内花城儿后墩以北,东至肃州银达镇两山口堡以西界牌墩,东南至肃州金佛寺堡南,整个防线宽阔纵深百里多。辖域包括祁连山北坡、讨赖河峡谷两岸、黑山、新城草湖,周边延至肃南县、玉门市、金塔县、肃州区。明长城总体上的线状延续在嘉峪关表现为片状防御体系。防御体系宽阔纵深百里多,扼守两条古道,多处山口。曾经有两座关,近20座营堡,70多座墩台,数百里边墙、壕堑。因为位置冲要、建设周期长、工程体量大、长城形态丰富、久历战争等原因,嘉峪关长城是世界上冷兵器时代最经典的防御体系。

封锁河西走廊的嘉峪关防线因地制宜分布五类长城:天然险、关堡、墩台、墙体、壕堑。天然险是人工长城的母体和主体,是大长城,利用地理设防是古人普遍的理念。人工长城就是弥补地理的短缺和漏洞,具体形态是关、营堡、墩台、边墙、壕墙、远壕、城壕、外壕、山壕、边壕、壕棱、斩崖、崖栅、远墙、水壕、湖沼、险山、峡谷、纵深等。如此修筑设计长城,就是充分利用地理,让入侵者过不来、上不去、下不来、回不去。嘉峪关防线集中了所有长城种类和形态,是露天长城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长城文化标志地,是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最理想的区域。

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关城视察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长城,使嘉峪关成为中国长城象征。嘉峪关的长城体系及其天然险,是山川地理襄助国防的经典,蕴含着先民智慧。这就是总书记强调的“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在嘉峪关应该深挖的内容。古人在嘉峪关利用地理构建中外巨防抗御入侵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含着“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张骞、霍去病、林则徐、左宗棠等英雄在嘉峪关留下身影。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莅临,是嘉峪关踏上新征程不竭的精神动力。嘉峪关市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中外巨防、丝路古道、地下画廊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前景的城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乘新时代春风,立足“三地两点”功能定位,深挖文化聚合效应潜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嘉峪关市一定会发展成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世界文化和旅游胜地。(吴晓棠)

编辑|韩燕玲

审核|马俊春

声明

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嘉峪关日报社稿酬发放办法》支付稿费。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风已度嘉峪关嘉峪关建关650周年记